第一百一十二章三路突圍,真假難辨(上)(第2/2頁)

各部人馬撤退之後,蕭逸帶著幾個徒弟、以及三萬玄甲軍將士,來到了烏林西北四十裏駐紮,扼守險要之地-黃楓谷!

黃楓谷本為曹軍修養之地,安置患了瘧疾的人們,將士們陸續痊愈之後,這裏也就荒廢掉了,可是壁壘、營盤依舊保存完好,還囤積了少量糧草,足夠消耗十天半個月了!

蕭逸帶領玄甲鐵騎,就駐紮在黃楓谷中,每天加固壁壘、積極備戰,做出一副長期堅守的架勢,以此來迷惑敵人視線,同時阻擋追擊的敵人!

接下來,就是與孔明、龐統、徐庶鬥智慧,與關羽、張飛、趙雲鬥勇氣,與大耳朵阿福比拼決斷力,看這次沙場決戰,誰能技高一籌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大火燒了兩天兩夜,這才慢慢的熄滅了,原來的曹軍水、陸大寨,徹底變成了一片廢墟,而燒成焦炭般的屍體,則遍布土丘、溝壑、江中……腥氣沖天,慘不忍睹!

這一場大戰下來,江東水軍折損兩萬余人,戰船焚毀四五百艘,進入營寨的一萬步兵,也被燒死七八千人,大將蔣欽死於烈焰中,丁奉帶傷沖了出來,幾個月內無法上陣!

大都督周瑜怒火攻心,以至於吐血昏迷了,幸虧部下們舍死忘生,從燃燒的戰場上沖了出來,這才沒有化為灰燼,而後命隨軍郎中救治,又是紮針、又是灌藥的,好歹保住了周瑜性命!

不過郎中們說的清楚,數年前淮南大戰,周瑜兵敗氣急之下、就吐過一次鮮血了,而且留下了病根呢,這次是舊病復發了,嚴重的傷了元氣!

如果按時服藥、安心靜養,遠離傷身傷神之事,可以慢慢的調養過來,若是不聽勸告,再次大動肝火的話,只怕第三口鮮血噴出,大都督會有性命之憂!

無奈之下,周瑜只能返回三江口,向孫權俯首請罪、主動承擔了戰敗的責任,交出了大都督的印信,而後躲進帳內修養去了,至於收拾殘局的事情,則交給了老將程普、韓當負責!

其實大家心知肚明,此戰之所以失利,根源皆在孫權的身上,不是他心生畏懼、疑神疑鬼,強逼著周瑜回師救援,豈會有烏林之慘敗呢?

現在的結果是:曹軍主力退到了江陵城,蕭逸也跳出了包圍圈,江東軍來回奔波、一點好處也沒弄到,反而死傷不少將士,不說是元氣大傷,也是傷筋動骨了!

話又說回來了,當初曹軍大舉南下,劉表一命嗚呼、劉琮束手投降、劉備狼狽逃竄,荊州九郡失其八,江東六郡惶恐不安,幾乎所有人都認為,曹丞相橫掃天下指日可待了!

沒想關鍵時刻,二十二歲的孫權站了出來,壓制住了投降派的意見,又帶領全家老小親臨前線,穩定了動搖的人心,終於內用良將、外聯盟友,打退了不可一世的曹操,保住了江東六郡之地!

就沖著這一點,孫權不虧為江東霸主,起碼比起袁譚、袁尚、公孫康這些敗家子,強上百倍不止了吧,而經過這場大戰,孫氏在江東的統治地位,也徹底的穩固下來了!

接下來的日子,江東軍修養生息、整頓人馬,盡快的恢復元氣,而追擊蕭逸的艱苦任務,就落到劉備軍手中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