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八章身陷困境,絕地反擊(下)(第2/3頁)

陰狠毒辣,捏造罪名,殺戮同宗兄弟手足--其罪二也!

不行仁政,橫征暴斂,虐待江東六郡百姓--其罪三也!

貪圖美色,強搶民女,進而窺視寡居之嫂--其罪四也!

不守臣道,抗拒朝廷,意欲割據江東自立--其罪五也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漢代的識字率很低,軍營中大都是廝殺漢,自己名字都不會寫,如何看的懂這些罪狀呢,蕭逸心思縝密、對此早有安排了!

十艘樓船上面,走出大群學子軍-排列整齊、昂首挺胸,用好聽的吳儂軟語,大聲朗誦十大罪狀,而站在隊首之人,正是小霸王之子--孫紹!

學子們的朗誦聲,傳進了三江口大營,江東將士聽到之後,頓時引起軒然大波,竊竊私語者有之、驚叫喧嘩者亦有之,整個大營沸沸揚揚的……

憑心而論,孫權主政江東以來,私德卻有虧欠,公事絕無問題,他招納賢才、提拔幹吏,大舉興修水利,減輕百姓負擔,的確做了不少的好事!

至於殺戮兄弟、排斥異己,不過是鞏固地位,把軍政大權集於一身,又豈止孫權一人,放眼天下各路諸侯,誰不是這麽做的?

另外嗎,孫權志在天下、不貪女色,只有妻妾十余人,而且日夜操勞政務,很少與妻妾們親熱,‘責任田’都沒時間去種,又豈會覬覦寡嫂呢?

問題是,人嘴兩張皮,正反都是理,人世間真真假假、虛虛實實,誰又能分的清楚呢,還不是人雲亦雲,稀裏糊塗過一輩子?

何況國人的天性中,都有一顆八卦心,對軍國大事不咋關心,反而對公公扒灰、弟弟盜嫂、男女通奸……這些緋聞最感興趣了,如果是名人的緋聞嗎,興趣更是百倍提高!

加上孫紹的身份特殊,乃是小霸王的遺腹子,這件事就更有意思了,因此江東大小士卒,全都豎起耳朵傾聽著,生怕落下一個字,竊竊私語者就更多了!

“敵軍造謠誹謗,汙蔑州牧大人,十條罪證全都是假的,大家千萬不要相信!”

“全都把耳朵堵上,把嘴巴閉起來,再有以訛傳訛、動搖軍心者--殺無赦!”

謠言蜚語的攻擊力,比大刀長矛更勝百倍,十大罪狀念誦下來、江東軍中一片大亂,甚至有人丟棄刀槍、擅離崗位,幾道防線全部動搖了!

程普、韓當這些將領嚇壞了,連忙四處安穩人心,又拔出寶劍來、斬殺了幾名逃兵,這才勉強穩住了局面!

可是流言一旦生成,根本就制止不住,反而是越描越黑呢,這頂殺戮兄弟、意圖盜嫂的大帽子,孫權怕是要戴一輩子了!

“卑鄙無恥的蕭逸,這是用激將法呀,我豈會輕易上當呢……傳令各部將士-堅守大營,不許出戰!”

蕭逸的第二巴掌,的確是又狠又毒,換一般人早就瘋掉了,可孫權天性隱忍、胸膛幾個起伏之後,硬把這口氣吞下去了,而他即將面對的,是更狠毒的第三巴掌!

念完了十大罪狀,學子們沒有散開,而是氣運丹田,用來更大的聲音、繼續的念誦起來,這次是一道旨意:

“大漢皇帝陛下詔曰:天下動亂、方顯忠臣,原討逆將軍孫策-披堅執銳、討伐山越,保大漢金甌無缺,有大功於社稷也,後歿於沙場之上,朕心中甚為哀痛!

幸而天意不絕忠良,討逆將軍亡故之後,尚留有一遺腹子-孫紹,聰明伶俐、讀書識禮,有乃父勇武之遺風,且有報效朝廷之忠心!

子繼父業,天經地義,朕特加封孫紹為揚州牧、討逆將軍,總督江東六郡大小軍政,管轄軍民一體人等,念其年紀尚幼,可由中郎將-周公瑾輔佐之…………”

曹營集團的優勢之一,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,聖旨、詔書要多少有多少,而且光明正大合法,大軍臨撤走之前,蕭逸專門找到曹操,要了一份封賞詔書!

讓孫紹繼承父業,授予揚州牧、討逆將軍的官職,統領江東六郡之地,如此眼前的戰爭,就從曹、孫兩大集團的對抗,變成江東內部的糾紛了。

“小霸王之子--真是主公的兒子!”

“兄終弟及--不如父死子繼呀!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詔書一出,反響巨大,三江口大營人聲鼎沸、發出了隆隆巨響,小霸王開創江東霸業,余威尚未消散,如今他的兒子站出來,要求繼承父親基業,誰又敢說沒資格呢?

尤其是軍方將領們,不少人受過孫策恩惠,對於大喬、孫紹母子的遭遇,也懷有極大同情心,認為孫權做的太過分,屢屢的危害孤兒寡母,竟把她們逼到敵營去了,這樣的人值得效忠嗎?

就這樣,原本一心的江東集團,瞬間分裂成兩個陣型:有人認為孫權執政數年,已經是既成事實了,無論出現什麽情況,也不能隨意更換主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