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瘟疫流行,大難降臨(下)(第2/2頁)

因此蕭逸過線一刹那,十萬將士也就安心了,紛紛的返回谷內、乖乖坐在地上,再沒有一個人鬧事了,這就應了一句話:‘將無貪生之意,士有必死之心!’

與此同時,玄甲鐵騎再次分列,走出了幾百名醫家子弟,一個個身穿白衣、肩背藥箱,排列成整齊隊形,從容邁過了警戒線,醫者當有大仁大勇,為了能救死扶傷,身入地獄又何妨?

醫家學子隊伍中,還簇擁著一位老者-頭戴木冠、身穿青袍,一臉的慈悲之色,正是神醫-華佗!

華佗道德高尚,不要高官厚祿、不喜金錢女色,只以鉆研醫藥、治病救人為樂趣,而且內、外、兒、婦幾科精通,乃是當世第一神醫,曹軍大舉南下之時,蕭逸特意把他請來了,救治負傷、生病的將士們!

可是曹軍一路凱歌,沒遇到多大困難,華佗又閑呆不住、幹脆領了十幾名學子,一頭鉆進了群山峻嶺之中,一邊采集藥草、研究藥性,一邊走訪山民、治病救人!

一年多的時間裏,華佗帶著學子們,朝行山澗之間,夜宿懸崖之下,與豺狼虎豹為伴,與花草樹木為友,采集了無數珍貴藥材、遇到了無數得危險、也救治可無數的百姓,青衣老神仙的美名,傳遍了荊州九郡呢!

曹營爆發瘟疫之後,蕭逸立刻派出人馬,四處尋找華佗的蹤跡,最後在交州邊界線上、找到了這位老神醫,而後快馬日夜兼程,一路護送到了曹營中!

“大家快來看呀,神醫華佗先生來了,來救我們的性命了!”

“老神仙大慈大悲、老神仙救苦救難,我們給老神仙磕頭了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華佗遊走天下,救人不計其數,軍中有認識老神醫的,頓時大喊大叫起來了,結果人群蜂擁而至,圍了個裏外三層,人人跪拜於地、口呼老神仙不止!

如果說蕭逸的出現,給了將士們赴死的勇氣,神醫華佗的出現,則給了他們生還的希望,能活著誰也不願意死,而看到希望的同時,軍心也就更加安穩了!

藥者治身,仁者醫心,華佗也是頻頻擺手,好言安撫染病將士們,一定要好好的治療,家裏的父母親人們,還等著他們回家團聚!

對於華佗的超高人氣,蕭逸一點也不嫉妒,反而替他背起藥箱子、小心的護衛一旁,生怕被亂兵們擠壞了,面對妙手仁心的神醫,蓋世英雄也願低下頭顱!

接下來,就在山谷空地上,華佗指揮學子們,擺下幾百口大鐵鍋,一人負責看管一口,燒沸了清水之後,開始加入各種藥物:

川芎、白芷、麻黃、白芍、防風、荊芥、紫蘇、羌活、甘草……共計數十味之多呢,皆是驅邪扶正、清熱解毒的良藥呢!

山谷內的染病將士們,也自覺的排好隊伍,在湯藥熬好之後、依次喝了兩大碗,不少人怕浪費了湯藥,就連碗底都舔的幹幹凈凈!

那些病情嚴重,無法自己取藥的將士,則由醫家學子們、專門的進帳喂藥,確保一個人不落下,一口湯藥不剩下!

“敢問元化先生,新方子藥效如何,能治愈多少將士?”

“瘟疫甚重,惡如虎狼,不服此藥-將士們十活其一,服了此藥-可十活三四!”

“可有什麽辦法,把藥效再加強一些嗎,多救將士們的性命,這可是無量功德呢!”

“此乃老夫遍閱古籍,反復研究的藥方子,其中君、臣、佐、使俱全,就是差了一點藥引子,試用過多種東西,可惜全都不對路子!

若有合適藥引子,讓藥力全部發揮出來,這些患病的將士們,老夫可以救活十之八九呢!“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私下無人之時,蕭逸偷偷拽住老神醫,詢問這種湯藥功效,畢竟上千年以來,還沒有那種藥物、專門的克制瘧疾呢!

得到的答案有喜有憂,喜的是華佗不虧神醫,竟然能讓患者生還率,一下子增加三四倍,在這個科技落後的年代,已經是驚人奇跡了!

憂的則是,縱然生還幾率大增,也不過十分之三四,以十萬染病者計算,起碼要死六七萬人呢!

而且曹軍大營之中,還有許多人也染了病,只是暫時處於潛伏期,還沒有爆發出來罷了,如果加上這些人,死者起碼十五萬以上,曹軍受不起這個損失呀!

可是那種隱藏萬物之中,能夠治愈瘧疾的藥引子,究竟是何物呢,如此的難以尋找--莫非龍肝鳳髓,豹胎猩唇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