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章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?(中)(第2/2頁)

距離咽喉數寸之處,槊鋒突然停下了-寒光閃閃,冷氣逼人,曹操、蕭逸目光對視,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!

蕭逸心中明白,以自己現在的實力,曹操已經殺不動了,之所以賦詩橫槊、席間試探,就在《短歌行》最後兩句:周公吐脯,天下歸心!

如今黃蓋歸降、戰局逆轉,踏平江東指日可待,可是奸雄非常清楚,掃平天下容易,收取人心實難,而一個新王朝的建立,離不開天意人心!

居有所、耕有田,饑有食、寒有衣,減賦稅而輕徭役,可收黎民百姓之心!

輕門第、重才能,功有賞、罪有罰,用人唯才是舉,可收寒門子弟之心!

明律法、修文治,開仕途、尊名流,保其榮華富貴,可收士族門閥之心!

曹操執政十余年,一直在努力收取人心,而且做的相當不錯,中原人心盡歸曹氏,東南、西南人心也能徐徐收取,可唯獨是蕭逸之心,別說是收服了,根本摸不清楚!

蕭逸來歷神秘,心思千變萬化,就像一個巨大的謎團,曹操也曾晝思夜想,又多方派人查證,試圖解開這個謎團!

可是一個小謎團後面,往往跟著一串大謎團,縱然是耗盡心血,也無法弄個明白,自己反而深陷其中,弄的是苦不堪言!

不過嗎,曹操可以肯定一點,蕭逸身為部將、身為女婿,輔佐自己十余年了,也立過無數汗馬功勞,可是他的那顆心,從未向自己臣服過,也未向任何人臣服過!

天下之大,高人隱士無數,可他們或臣服於君、或臣服於聖、或臣服於道,總有一個管束之法,如蕭逸這般獨立特行的,恐怕再沒第二個了!

征服人心的快樂,遠在征服城池之上,曹操橫槊賦詩、上前威脅,就是在暗示蕭逸:“老夫旌旗南指,即將蕩平諸侯,成為天下共主,汝肯歸心否?”

這種高級智慧博弈,看懂者寥寥無幾,余者只能是瞎猜了,而曹操一首詩賦吟唱完,搖晃著回到了座位上,龍鳳長槊卻未放手,他在等著蕭逸的回答!

詩賦之道,一唱一和,曹操唱了一首《短歌行》,必須有人應和一首,此事才算完美呢,為了緩和酒宴氣氛,更為了討取丞相歡心,文臣們紛紛揮毫潑墨,撰寫文采華麗之詞!

片刻之間,就有十幾首詩賦出爐了,可是文臣們低頭沉思,又互相看了看,沒一個敢當眾吟誦的,或是默默的收了起來,或是直接撕成了碎片!

奸雄這首《短歌行》,內容深厚、慷慨激昂,既有求賢若渴之心,又有統一天下之志,乃是百年難見的雄文,豪情不在劉邦《大風歌》之下,文采更勝過百倍呢!

而文臣們的詩賦,雖然文筆華麗,意境、氣魄卻相差太遠了,根本無法相提並論,拿出去只有獻醜,還不如自己藏拙了呢!

文臣們沒有辦法,武將們更加不行了,可是丞相大人酒意、詩意正濃,又不能掃了興致呀,於是群臣習慣性的,把目光投向了蕭逸--有難事,問蕭郎!

丞相大人文采斐然,能與之詩賦唱和者,天下不過一掌之數,其中應對最好的、那就非蕭逸莫屬了,同樣的文采風流,寫不不少傳世佳句!

蕭逸也知道,今天這個局面、只有自己能接下來,而自己也需賦詩一首,來回答奸雄的提問,天下一統,是否歸心?

可是自己做‘文抄公’多年,肚子裏剩下貨色不多了,能與《短歌行》相媲美,又是描寫夜景、月色之美的就更少了,一番搜腸刮肚之後,決定出大招了--蘇軾戰孟德,前後相輝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