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猛虎之種,是殺是留?(下)(第2/2頁)

“童言無忌,還請大司馬息怒,妾身願意賠罪!”

“紹兒不得胡言,快到姑姑這裏來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大喬、孫尚香嚇得魂飛魄散,一個假忙的賠不是、一個沖過來阻攔,生怕蕭逸惱羞成怒,一劍劈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孫紹!

出乎意料的是,蕭逸非但沒下殺手,反而後退幾步,仰天大笑起來了……“呵呵,好小子,不愧是虎將之種,你可願拜我為師嗎?”

“讓我拜你為師,咱們可是血海深仇?”

“沒錯,你要想報仇雪恨,就更該拜我為師,學我文武之道!”

“不怕我長大之後,找你報殺父之仇嗎?”

“呵呵,你若有膽量,盡管找我報仇,我若不在世上了,自有蕭氏子弟等著你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人們更加沒想到,蕭逸一陣大笑之後,竟然要收孫紹做弟子,而且是嫡傳弟子,親自教導他兵書戰策、武藝騎射!

都說天下之大,無奇不有,可是誰也沒聽說過,有人收仇敵之子為徒,大喬、孫尚香也是面面相覷,懷疑此事其中有詐,莫非是笑裏藏刀?

因為她們最樂觀的估計,也就是蕭逸不計前嫌,保孫紹一個平安無事、衣食無憂罷了,這已經謝天謝地了,豈敢再有他想?

天下之事,皆有因果,蕭逸不是心血來潮,才要收孫紹做弟子,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:

一則,孫紹筋骨奇佳,品性與其父一般無二,皆是敢愛敢恨、光明磊落之人,日後必是一員良將,若能收為己用,可為蕭氏一大助力!

至於報仇之言,不必大驚小怪,一個六歲的小娃娃、三觀還沒有形成呢,以蕭逸的百般手段,既有調教之法,也有制約之計、更有除害之術!

二則,曹軍征討江東,既是軍事拼殺,更是政治鬥爭,必須雙管齊下,才能無往而不利呢,別忘了,孫權雖是江東六郡之主,孫紹也同樣有繼承權,而且更加名正言順!

如果蕭逸上奏朝廷,以‘子繼父業’的名義,加封孫紹為揚州牧、討逆將軍,豈不是狠狠抽了孫權一巴掌,原本鐵板一塊的江東集團,也有分裂的可能呢!

三則,要想成為天下共主,能力、智慧、膽識之外,還要有開闊的胸襟,上古時洪水泛濫,堯帝殺了治水不善的鯀,又重用了鯀的兒子禹,終於治理好了洪水,也贏得天下萬民的尊敬!

如果讓天下人知道,蕭逸接納敵人的兒子,而且收為嫡傳弟子,那些山野奇才異士,還不爭先來投靠呀,一個善待敵子的人,對部下自然更好了!

四則,因為小霸王之死,蕭逸、孫尚香產生了巨大隔閡,就連佳人的眼神之中,也隱含著一股子殺氣呢!

現在收了孫紹為徒,等於變相的補償孫氏,化解雙方之間的仇恨,看在親侄兒的份上,孫尚香也不好拔刀相向了吧?

正是考慮以上幾點,蕭逸才出乎意料的,要收孫紹為嫡傳弟子,這也是跟孫策的另一種較量:

你能生出兒子,我就能教你兒子,等你兒子長大之後,看他是為父報仇,還是尊師如父,這可比攻城掠地有意思多了!

“徒兒孫紹,叩拜恩師大人--咚咚!”

“既入我門,當學我道:以武止戈,以殺證道,上報天地,下安黎民,余者快意恩仇,不必拘泥形式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孫紹畢竟是個孩子,面對突然逆轉的形勢,驚的是目瞪口呆,後來在母親的催促下,這才跪倒行了拜師大禮!

蕭逸則手伏其頂,教授本門的規矩,同時正式的宣布,孫紹為自己的第四嫡傳弟子!

有人不禁問了,蕭逸有大弟子鄧艾、二弟子郝昭,今日又收了孫紹,為何是第四弟子,三弟子又是誰呢…………就在長江南岸敵營中,雖無師傅之名,卻有師徒之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