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雲夢大澤,招撫水軍(中)(第2/2頁)

賈詡足智多謀不假,可是性格過於陰暗了,一直喜歡躲在幕後,雖然做了不少大事,自身卻沒什麽威望,加之淡泊名利,官職也低的可憐,只是大司馬府一名長史!

派一名長史過江的話,非但震懾不住荊州水軍,反而會引起輕視之心,招撫失敗了事小,萬一對方殺人立威,把毒士扔進洞庭湖喂魚,那可就損失大了!

逢紀頗有名望,可是長於謀略、短於雄辯,性格也太剛烈了,讓他去說服荊州水軍,恐怕三言兩語之間,就要發生激烈爭吵了,也不是合適人選!

彌衡倒是舌辯之才,可惜牙酸口臭慣了,上陣罵敵沒問題,勸人歸順就不行了,在原來的歷史上,他就是言語得罪了荊州將領,讓人殺掉埋葬在鸚鵡洲的,悲劇不要重演呀!

高順、典韋、四獸這些悍將,更加的不能考慮了,否則好好的招撫之事,就要變成開兵見仗了!

“關於招撫之事,本大司馬已有定論,諸位就不必爭執了,只要此人一出馬-必定三言兩語,說服荊州水軍!”

“大司馬有人選了,營中何人有此才幹?”

“莫非是剛剛出山的,聽說荊州一帶臥虎藏龍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招撫之事極難,必須有一個威望、官爵、手段、心機俱全的人,才有成功的可能呢,因此眾人面面相覷,都在暗中猜測著,誰人入了大司馬的法眼呢?

只見蕭逸面露壞笑,頑皮的豎起一根手指,在半空轉了幾圈,最後指向了……自己身上,招撫之事,舍我其誰?

只有鬼面蕭郎前往,才能威懾住蔡瑁、張允,以及八萬荊州水軍!

只有鬼面蕭郎前往,才能體現出招撫的誠意,收攏荊州水軍人心!

也只有鬼面蕭郎前往,才能出乎對方意料,進而掌握談判主動,順利的促成此事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大司馬不可……大司馬三思……大司馬切勿犯險!”

“我意已決,諸位勿勸!”

聽聞大司馬要親往,文武官員們頓時紮窩了,都要拼命勸阻一下,結果蕭逸略一擺手,大帳內瞬間鴉雀無聲!

人們的心裏清楚,大司馬一言九鼎,做出來的決定,從來不會改變的,既然要親往洞庭湖,別人勸說也沒用!

既然勸阻無用,只有加強保護了,眾人再次建議蕭逸,多多攜帶貼身侍衛,以防有不測之事,高順更是自告奮勇,要帶著整個‘陷陣營’,護送大司馬過江招撫!

對於大家一番好意,蕭逸心裏很受用,卻沒有接受下,只是挑選了五十名親兵,讓典韋負責帶隊,其余的一個也不用了!

蕭逸非常明白,此番前往洞庭湖水寨、招撫荊州八萬水軍,無異於深入龍潭虎穴,無論帶五十人、五百人、還是五千人……都改變不了‘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’的現實!

既然如此,不如只帶五十人,貼身照顧起居就行了,讓荊州水軍好好看看,鬼面蕭郎的膽量、氣魄如何,反而更能震懾人心呢!

退一步說,若是招撫出現意外,真到了危險的時候,五十個人逃跑起來,可比五百、五千個人容易多了!

當然了,蕭逸也不傻的,知道此行危險重重,豈會沒一點準備呢,他讓眾人先行退下,只留賈詡、逢紀在後帳中竊竊私語,交待好了幾件事情,以助自己招撫成功!

“報!-信使返回來了,帶著一支荊州船隊,說是迎接特使過江,商議招撫之事!”

事情安排完畢,對方也有回應了,蔡瑁、張允商議之後,果然不敢到江北岸來,而是派出二十艘快船,五百名水軍,請曹營的特使前往,而領軍的就是蔡中、蔡和!

“恭祝大司馬--順利招撫,凱旋歸來!”

“大家營中安坐,三天後我必然歸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