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章敵從西來,心憂東方!(第2/2頁)

因此上,奪取江陵是戰術勝利,卻是戰略上的失敗,而在長坂坡設伏,是戰術上的失敗,卻戰略上的勝利,二者如何選擇,就是將才、帥才的區別了!

言歸正傳,蕭逸開動智慧,盡量的利用地勢,指揮將士們修起了防線,而且一連修了三條!

第一道防線,設在北部坡口位置,讓人砍伐周圍樹木、修一條四五裏的長欄柵,後面多搭帳篷、多立旗幟、多插長矛,還點燃了不少篝火……弄的是殺氣騰騰、煙霧繚繞,而守軍一個也沒派!

說白了,這是一條空防線,就靠‘鬼面蕭郎’四個字,來嚇唬敵人用的,也不求隱瞞多久,只要拖住對方一天、半天、幾個時辰也是好的!

第二道防線在中部,采取的火攻戰術,長坂坡一代人煙稀少、草木茂盛,沉積了大量枯枝、落葉、幹草……有的地方厚達數尺,一旦敵軍進入此地,突然放上一把大火……

烈焰最是無情了,為了避免火攻之時,會誤傷到了自己人,還專門挖了防火溝、避火洞、幾口水井,以確保萬無一失!

第三道防線,就是實打實的了,兵力全集中於此,前有壕溝、後有壁壘,周圍遍布鹿角、木刺、陷馬坑、絆馬鎖……準備與敵短兵相接!

這個時候,就知道黃鼠等人的本領了,目光在地表上一掃,就看出下面的情況,是松軟的沙土、還是堅硬的巖石,那裏適合修築壁壘,何處又能挖陷馬坑……

有了這些人指導,工程進展極為迅速,只用了一天兩夜,就把三條防線修好了,而在修築的過程中,北面果然出現了劉備的人馬,領軍的正是魏延、霍峻!

好在張郃排兵布陣、防守嚴密,二將的兵力不多,又見無機可乘,略加觀察之後,只好偷偷的溜走了……

修好了三條防線,蕭逸還是不放心,生怕截不住劉備的人馬,又把目光向南移動,落在了一條大河之上--漳水!

中國有兩條漳河,北漳位於冀州境內,環繞著重鎮鄴城,灌溉了無數的田地;南漳則在荊州境內,全長四百多裏地,是長江北岸的重要支流之一!

現在是九月份,南方各地秋雨連綿,漳河的水位暴漲、波濤滾滾,猶如一條怒吼的巨龍,向東南匯入長江之中!

黃鼠私下稟告過,漳河兩岸的堤壩-土質松軟,年久失修,只要稍微動一些手腳,就能讓洶湧的河水改道了,如果三道防線守不住,不妨考慮以水代兵!

蕭逸慎重考慮之後,讓黃鼠領五百人,駐紮在漳河大壩上,以備不時之需,不過他反復叮囑過了,只有見到自己的親筆手令,才能夠開壩放水!

否則的話,就算戰局不利、三道防線全失守,甚至蕭逸陣亡沙場了,黃鼠也不許私挖堤壩,因為劉備的隊伍中裹挾了無數百姓,一旦洪水滾滾而下,不知多少人喪命呢!

一切安排妥當之後,蕭逸沒有回營休息,而是站立高崗、眺望遠方,臉上露出了沉思之色,更讓人們不解的是,蕭逸不是面對西方,而是面對東方!

劉備、徐庶等人的隊伍,明明從西邊殺過來了,大司馬卻眺望東方,東方有什麽情況,難道比長坂坡更重要嗎?

“周公瑾……隱忍了這麽久,你也該出手了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