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小不忍則亂大謀!(第2/2頁)

另外嗎,玄甲軍的成員、坐騎,全部來自於北方,不適應南方溫熱的環境,不少人患了水土不服,日夜不停的嘔吐,甚至有活活吐死的,戰馬也是大量的病倒,全沒了龍精虎猛的勁頭!

幸虧蕭逸早有準備,給將士們配發了藥物,又帶了不少隨軍郎中,否則的話,人馬沒趕到襄陽城,恐怕就拖累垮了!

長途行軍、激烈廝殺、再加上水土不服,玄甲軍的戰力不剩三成了,如果強行軍到長坂坡,繼續與劉備軍廝殺,非但不能取勝,恐怕還要吃大虧呢!

當務之急,是讓將士們吃飯、喝藥、睡覺……好好的修整一下,盡快的恢復戰鬥力,這才是一位英明統帥的決定,縱有宏圖大志,也需量力而行!

翻閱過戶籍之後,蕭逸準備出行一趟,拜訪襄陽城內的名士、長者,進一步了解風土人情,為接掌荊州做好準備,那知還沒離開座位呢,手下親兵來稟報--曹軍先鋒人馬到達了!

一場彌天大霧,不僅幫助劉備脫身而去,也延誤了曹軍的推進速度,比預計的晚了一天多時間,原本南北合圍、內外夾擊的計劃,也就徹底的破產了!

“末將們恭賀大司馬-戰敗頑敵、攻克襄陽,軍中將士聽聞之後,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,丞相大人也傳下鈞令,嘉獎有功的將士們-黃金十萬兩,綢緞三十萬匹!”

先鋒將領張郃、徐晃,皆為武藝高強、久經沙場的宿將,看來吃了幾場敗仗之後,曹操只能重用異姓將領了,不過有些意外的是,隨行的還有一個人-蔣濟!

蔣濟,字子通,揚州平阿人氏,博覽群書,善於內政,做過地方別駕、太守,因為安撫百姓有功,升遷為丞相府主簿、西曹掾,成為曹操的心腹謀士之一!

如今劉備向南逃竄,荊州的戰事未定,正是乘勝追擊的時候,曹操不多派點精兵強將,反而派來一位內政人才,這是什麽意思呢?

另外嗎,遞上曹操的鈞令之後,三人後退了幾步,神色都有一些不自然,既有幾分緊張,還有幾分畏懼,冷汗都冒出來了!

“刷!……嗯?”

蕭逸預感到不妙,連忙打開鈞令觀看,原本平淡的臉龐上,頓時凝聚了幾絲陰雲,周圍親兵立刻握住劍柄,殺氣騰騰的盯著張郃、徐晃、蔣濟,只要大司馬一聲令下,他們就會拔劍斬人了!

曹操的鈞令很是冗長,大都是稱贊蕭逸的,說他用兵如神、巧妙克敵、有大功於江山社稷,軍中將領以為楷模……雖然言辭華麗,卻是無用廢話,重點只有兩句話:

其一,讓蕭逸立刻帶兵追擊,莫給敵人以喘息之機,一定要斬殺劉備,生擒徐庶!

其二,把襄陽城內的戶籍名冊,全部移交給蔣濟,讓他暫代荊州大小政務!

曹操也是久經沙場之人,明白強弩之末、誓不穿魯稿的道理,現在逼著疲憊的玄甲鐵騎,繼續南下追擊敵人,這是什麽意思?

曹操還許諾過的,南征戰功高者,既為荊州之主,蕭逸立下了第一功勛,沒有得到受封命令,反而讓蔣濟代理荊州政務,這又是什麽意思?

一個借刀殺人,一個過河拆橋,這就是奸雄的意思嗎……區區十萬兩黃金,三十萬匹絲綢,就想換走荊州九郡?

蕭逸面沉如水,幾次握住了劍柄,又以大毅力壓制住了怒火……小不忍則亂大謀,現在不是翻臉的時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