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荊州文武的選擇!(第2/2頁)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文武重臣也紛紛發言了,全都是支持蔡瑁、張允,反對劉備入主襄陽城的,固然有甲兵的威脅,更多的卻是私心作祟!

如果劉備主政荊州,必然重用孔明、徐庶、關羽、張飛、趙雲這些人,官場上的位置嗎,可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,在坐的文武官員們,就會失去很多權利,進而失去榮華富貴了!

那份寫有遺命的黃絹,被扔進了炭火盆中,瞬間的灰飛煙滅了,不過嗎,國不可一日無君,家不可一日無主,偌大的荊州集團,必須有一位新的首領,面對如今復雜的局面,誰才是合適人選呢?

蔡瑁、張允、蒯良目光轉動,全落在了荊州牧大印上,不斷摩擦自己的手掌,顯然都是動了心思的,幾千裏的土地、二十幾萬甲兵,這是稱王稱霸的資本,誰不想掌握在自己手裏……可惜的握不住呀!

大家都是聰明人,知道如今局勢危機,曹操如猛虎、劉備似貪狼,正在互相撕咬拼殺,無論誰勝誰負,荊州都會易主的!

既然拒絕了劉備,剩下的道路只有一條,那就是投降曹操了,而帶領大家投降之人,恐怕不會有好結果呢,不見在歷史上,齊王-田健降秦、結果活活餓死於荒山,秦王-子嬰投降,被霸王項羽所斬殺!

一山不容二虎,一國不容二君,歷代政權交替過程中,新的統治者必然斬草除根、不留後患,因此誰做下一任荊州牧,就等於提前在閻王殿報名了!

大家苦心費力的,就是要保住榮華富貴,自然不會去送死了,而最好的辦法嗎,就是在劉表的兒子之中,選出一個替死鬼來!

劉表有兩個兒子,長子劉琦遠在江夏鎮守,而且與劉備關系親密,自然不是合適人選了,次子劉琮就在府內,今年只有十三歲,雖然聰明伶俐,畢竟不通世事,正好用他的性命,換取在坐諸位的前程了!

還有一個疑問,劉備入主襄陽城的話,肯定重用自己的心腹,曹操得到了荊州九郡,難道不會安插自己人嗎,既然荊州文武橫豎失去權勢,為何要棄劉、降曹呢?

這就是格局不同了,劉備東奔西走、四處流浪,一塊自己的地盤也沒有,若是得到了荊州九郡,必然死死的攥在自己手中,豈會分別人一杯羹呢?

曹操就不一樣了,占據中原之地,實力雄厚無比,他看到的是整個天下,而不是區區一個荊州,為了拉攏南方的人心,非但不會奪權,反而要提拔重用蔡瑁、張允,給孫權、張魯、劉璋做一個表率,促使他們也納土歸降!!

“報!--劉備領著軍、民十數萬人,退出了南陽郡境內,一路南下直奔襄陽城而來,前鋒已經到達樊城了,還強行收編了守軍!”

眾人剛剛商議完畢,就有驚天的消息傳來,劉備已經南下了,而且看他的所作所為,顯然是來奪權的,難道說州牧大人病逝之事,已經泄露出去了嗎?

“立刻派出信使,讓劉備停下腳步,就在樊城原地駐紮,一步也不許後退了!”

“傳令襄陽城內外守軍,枕戈待旦,準備戰鬥,如果劉備不聽勸阻,就跟他刀兵相見好了!”

得知消息之後,眾人雖然吃驚、卻一點也不懼怕,因為襄陽城-城高池深、易守難攻,另有馬軍兩萬,步軍八萬,糧草也很是充足!

蔡瑁、張允人品不咋樣,卻也是沙場宿將,有一定的指揮才能,立刻布置人馬、加固襄陽城的城防,同時調動長江上的水軍,準備在漢水進行攔截!

與此同時,二人又派出一名密使,日夜兼程前往宛城,入營面見丞相曹操,轉達襄陽城發生的事情,準備南北夾攻,合圍劉備兵馬,以此為進見之功,保全自己的榮華富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