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劉表的政治遺命!(第2/2頁)

大公子劉琦遠在前線,正與曹軍殊死拼殺呢,此時擁既繼承人,自然非二公子劉琮莫屬了,何況劉琮的親舅舅們,皆手握重兵呢!

“哼!--哎!”

劉表瞄了蔡氏一眼,皆是鄙夷輕蔑之情,取這個蠢女人做續弦,是自己一生最大敗筆了,又摸了摸劉琮的腦袋,露出了老牛舐犢之意,而後從自己的枕頭底下,取出了一個紫檀木盒子!

紫檀木裏面,有一枚純金荊州牧大印、一份黃色的綢緞布,上面布滿了字跡,原來劉表趁著清醒時候,已經偷偷的寫好了遺囑,就等著公布於眾了!

“老夫坐鎮荊州十余年,一向無恩德於百姓,如今人之將死了,必須做一件利國利民之事,才對的起荊州兩百多萬軍民!

立刻派人前往軍中,召玄德公速來襄陽城,接管荊州的軍政事務,待到老夫百年之後,他就是下一任荊州牧了!

以玄德公之才能,一定可以匡扶老夫之過失,內撫黎民百姓,外禦竊國奸雄,再次中興大漢社稷,汝等皆要好好輔佐,且莫生出二心!”

出乎意料的是,劉表在臨終之際,沒有立自己的親生兒子,而是要把幾千裏土地、數十萬甲兵,全部讓給大耳朵阿福!

“州牧大人有兩位親子,大公子溫和有禮、二公子聰明伶俐,皆是人中之龍鳳呀,何苦把偌大的家業,拱手送與他人呢?”

“州牧大人是不是又老又病,以至於頭腦糊塗了,放著親生兒子不立,反而讓位給一個外人,此事妾身第一個不答應……我那苦命的兒子呀!”

聽完劉表的政治遺命,周圍的人瞬間就炸窩了,文武群臣紛紛上諫,希望州牧大人三思而行,不要頭腦一沖動,就把荊州九郡送人了!

就算是要送人,也別送給大耳賊呀,在場的文武重臣們,或是荊州的名門望族出身,或是追隨多年的舊部,隨便挑出一個來,也比劉備有資格上位吧?

蔡夫人更是撒潑打滾、死活不幹,直稱劉表是老糊塗了,而後一把抱住兒子劉琮,嚎啕大哭了起來,目光卻死盯著州牧金印!

“老夫為漢室宗親、荊州之主,有權選擇繼任之人,汝等反復阻攔,莫非有異心嗎?

蔡氏潑婦,老夫忍讓你多年了,今日事關荊州存亡,你外敢饒舌一句,休怪老夫劍下無情!”

猛虎雖老,余威尚在,劉表稱霸荊州十余年,自然有一番威勢了,此時雙目圓睜,拔出身邊的佩劍,嚇得眾人連退了幾步,誰也不敢說話了!

蔡夫人也止住哭聲,不可思議的看著劉表,同床共枕十幾年了,從未見夫君如此威嚴,這才是名震天下,八駿之一的劉景升嗎?

眾人那裏知道呢,劉表不是老糊塗了,相反的格外清醒呢,而把州牧之位傳給劉備,乃是他這輩子做的最聰明的一件事,也是最無奈的一件事!

知子莫如父,劉表心中很清楚,長子懦弱無能,次子年紀太小,都不是理想的繼承人,就算強行把他們推上去,也坐不穩荊州牧的位子,反而會被他人架空,引來殺身之禍呢!

既然掌握不住,不如主動讓出,由劉備接任荊州牧,念在這份推讓之恩,以及同為劉姓的份上,他必然照顧好劉琦、劉琮兄弟,不敢說榮華富貴,起碼衣食無憂吧?

另外嗎,劉備之子剛剛出生,又遇到戰火紛飛之時,隨著大軍奔波勞苦,很容易中途夭折的,就算阿鬥福大命大,能健康順利的活下來,也未必能繼承父業!

劉備已經四十七歲了,這個時代的人壽命比較短,五十歲就是一大關了,就算劉備活到六十歲,其子也不過十三歲,根本執掌不了軍政大權,那個時候嗎,劉琦、劉琮就有機會、成為新的荊州牧了!

考慮到以上種種,劉表才會力排眾議,舍棄兩個親生兒子不用,把州牧之位傳給劉備,也真是用心良苦了!

“哈哈!--榮懷富貴,過眼雲煙,英雄豪傑,終歸塵土,與呂奉先、袁公路、袁本初、公孫瓚……等人相比,老夫就算有福之人了、有福之人……”

交待完了後事,劉表的潛力也用盡了,頹然的倒在了軟榻上,呼吸漸漸停止,面色猶如死灰,臉上卻露出一股詭異笑容,仿佛心中很是滿足!

天下大亂,群雄四死,董卓、孫堅、呂布、袁術、袁紹、公孫瓚……或是戰死沙場,或是喪命陰謀,自己能活到六十四歲,病逝於床榻之上,已經很是幸運了呢!

“州牧大人升天啦!--州牧大人升天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