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龜甲占蔔,窺視天意!(第2/2頁)

“晴轉多雲、多雲變陰,莫非暗示這次南征之戰,也會先順後逆、先勝後敗嗎?”

“咱們還是小心一些為好,免的栽個大跟頭,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呀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眼看天氣出現變化,台下的文武重臣們、也不禁竊竊私語起來,大都認為是不祥之兆,有人甚至暗中琢磨著,能否勸阻丞相大人,改日舉行出征儀式,最好是取消南征之事!

天象不祥只是原因之一,大家真正擔心的、還是後方不穩的問題,糧草、賦稅、民夫征收困難,百姓們厭戰情緒極高,若是前線外吃了敗仗,那該如何收場呀?

“哈哈!--自古天意高難問,老夫今日統軍出征,偏要問一問天意如何,請巫師上來占蔔吉兇!”

曹操老奸巨猾,知道這次大舉出兵南下,有很多人是不支持的,將士們也有厭戰情緒,故而早就想了辦法,借天意鼓舞全軍士氣!

“隱門三十七代天巫、攜一眾門人弟子,參見丞相大人--福星高照,萬壽無疆!”

片刻之後,十幾名穿黑色鬥篷的巫師,來到了點將台之上,手中還拿著鐘、劍、斧、壺、塔、琴、鼎、印、鏡……各種青銅法器,顯得很是神秘!

為首的大巫師-身材佝僂、須發皆白,雙目渾渾噩噩,至少有七八十歲了,卻穿著白色大鬥篷,拿著一個巴掌大的龜甲!

“天生萬物,具有靈性,五巫五靈,不如龜靈,可以知人死,知人生,知事成,知事敗,今天大軍出征,預知勝敗吉兇,還望神龜顯靈……哇!哇!”

巫師們環繞一圈-蹦蹦跳跳、念念有詞,或發出幾聲怪叫,或做出誇張動作,有人蹦到了瘋狂之時,竟然口吐白沫、昏迷過去!

大巫師盤膝而坐,面前升起一堆炭火,把龜甲放在火上炙烤,目光緊盯上面紋路,似乎在揣摩天意……文武群臣的目光,也都匯聚過來了!

古人認為天圓地方,烏龜的背甲隆起像天,腹甲平坦似地,因此上,烏龜被認為是上知天文、下通地理的一種靈物,龜殼則是預知存亡,蔔兇問吉的吉物!

上古時期,帝王就有專門的蔔官,他們用碳火燒烤龜甲,再根據龜殼上的裂紋,預知國事、戰事、天氣、災難,婚姻……大事小情,無不占蔔,相傳文字的出現,就是來源於龜甲呢!

有人不禁要問了,占蔔之事、玄而又玄,國家就要派兵出征了,如果占了個大吉大利,自然可以鼓舞士氣了,萬一老天爺不給面子,出現了不吉的卦象咋辦,難道就不出兵了?

如果是上古時期,還真就不能打仗了,比如堯帝在位之時,有一次想攻打三苗部落,出征前讓巫師占蔔,卦象顯示不宜動刀兵,結果戰爭真沒打起來!

可是到了春秋時期-禮崩樂壞、人心不古,原本神聖的占蔔大法,也成為了政客們的工具,經常的弄虛作假、捏造天意,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!

比如說戰國時期,名將-樂毅統領五國聯軍伐齊,竟然在六個月之內,攻克了七十多座城池,齊國只剩莒、既墨兩座城池,已經到了亡國邊緣,百姓們也是人心惶惶!

既墨守將-田單是個聰明人,知道敵強我弱、不宜硬拼,就先用反間計,迫使樂毅逃離燕國,又用重金收買了巫師,弄出一個大吉大利的卦象,從而穩定了齊國人心,最後以火牛陣大破燕軍,收復了丟失的城池!

書歸正傳,一柱香時間之後,占蔔儀式完成了,老巫師反轉龜殼,查看上面的紋路,而後身體猛地一顫,原本昏聵的雙眼中,瞬間透出兩道精光……

深吸了一口氣,老巫師穩了穩心神,利用身體遮擋周圍視線,竟把烤好的龜甲藏入左袖中,同時右邊的袖子裏、滑落出個一模一樣的龜甲,巧妙的來個偷龍轉鳳!

“天賜神紋,紋曰為大,此乃大吉大利之兆,預示著大軍南下-攻無不克,戰無不勝!”

老巫師舉起了龜甲,上面有很多紋路,其中三條最清晰的、互相連接在一起,竟然形成一個‘大’字,真是奇妙無比,而後上前幾步,交到曹操的手中!

“必勝!-必勝!--我軍必勝!”

曹操看過之後,滿意的點點頭,又把龜甲傳示文武重臣、以及大小將士,所到之處人人稱奇、歡聲雷動,原本有些低迷的士氣,也再次鼓舞起來了!

唯有蕭逸、程昱……少數謀士,沉默不語、暗暗冷笑,自古智者役神,愚者役於神,這種小兒科的騙術,他們看的一清二楚,至於真正的天意嗎,其實凡人能窺視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