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漢中攻略VS荊州攻略(上)

尚未臣服的諸侯有江東-孫權、荊州-劉表、漢中-張魯、益州-劉璋四鎮,他們雄霸一方,皆有上千裏土地,一二十萬的精兵,實力不容忽視呢,至於交州-士燮家族,南中-南蠻部落,因為地處偏遠、人口稀少,暫時不必考慮呢!

曹營集團的實力雖強,也做不到一口鯨吞四鎮,只能是集中力量、各個擊破了,至於先攻擊那路諸侯,就要好好的商議了!

常言道:一步順、步步順,一步難、步步難,如果第一步走不好,後面的統一天下之路,恐怕就不好走了,沒準還會停頓下來呢!

就以地盤、兵力、錢糧來論嗎,荊州最強、益州次之、江東再次之、漢中最弱了,曹軍在統一順序上,應該先弱後強、還是先強後弱呢?

“蕭郎文武雙全、必有高論,敢問四鎮諸侯之中,先取那一路為好呢,還望不吝賜教呀!”

曹操日夜提防不假,可對蕭逸的戰略眼光,還是非常認可的,故而第一個詢問起來,與會者也都豎起耳朵,想聽聽大司馬的高論!

“既然丞相大人詢問,末將就胡言幾句了,根據細作打探:江東、荊州、漢中、益州四鎮諸侯,已經暗中結成聯盟,一方有難、三方支援,協力對抗朝廷大軍,因此要想統一天下,必須找到薄弱環節、打散這個四方聯盟!

故而末將建議,以一位上將軍坐鎮淮南,大肆的積蓄糧草、操練水師,做出大舉南下之勢,從而牽制住江東、荊州兩部兵馬,而後我軍的主力人馬,秘密的集中於西都-長安,而後一舉殺入漢中!

劉璋與張魯有殺親之仇,絕不會出兵相助的,劉表乃守護之犬,也不敢大舉出兵增援,頂多派小股人馬虛張聲勢罷了,至於江東的孫權嗎,雖是一個有魄力的青年人,可是距離漢中太遠了,想救援也有心無力呀!

再說了,江東要想出兵救援,必然要通過荊州地盤,碧眼兒與劉表之間,可是有殺父之仇的,豈會讓他輕易通過呢,如此四鎮聯盟,也就不攻自破了!

張魯裝神弄鬼之徒,麾下盡是宵小之輩,雖有連綿山川險阻,也擋不住我軍雷霆一擊,只要拿下了漢中,巴蜀也就赤裸人前了,末將有把握一鼓而下!

占據西南之地後,我軍可利用當地資源,積蓄糧草、打造軍械,而後順長江而下,圖取荊州、江東兩地,如此五六年之內,就可一統天下了!”

蕭逸身為穿越者,深知中國歷史的走向,歷代的大一統帝國,都是自北向南、自西向東征服的,秦、漢、晉、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清,均是如此,因為西北占據地利,民風也更加彪悍,只有明王朝是半個例外!

朱元璋以放牛娃出身,在亂世中異軍突起,驅逐韃虜、恢復中華,建立了大明王朝,也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,唯一自南向北統一國家的!

不過朱元璋駕崩之後,其四子-朱棣發動‘靖難之役’,從北京城起兵、一路打到了南京城,奪了自家侄兒的皇位,因此嚴格上來說,明王朝也是北方征服南方!

因此上,蕭逸建議先取漢中、後圖巴蜀,完成對東南半壁的包圍,以逆時針-大包抄的戰略,完成對國家的統一,這既是歷史的規律、也符合實際情況!

不過嗎,蕭逸也說了個小慌,按自己的用兵方略,五六年內不可能掃平諸侯,起碼要十年時間以上,才能完成統一大業,雖說速度慢了點,卻勝在穩妥可靠呀!

“漢中雖說多山,畢竟是腳踏實地,我們北方健兒去了,亦有用武之地,可比坐在戰船之上,吐的昏天黑地強多了!”

“巴蜀物產豐富,號稱‘天府之國’,高祖因之而成帝業,若落入我軍手中,盡得其土地、人口、物資,則天下大事可定矣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蔣濟、劉曄、華歆幾位謀士,頻頻的拍手稱是,很贊成蕭逸的漢中攻略,認為是統一天下的良策,異姓將領們也都點頭支持,只有老謀深算的程昱、始終沒有表態呢!

曹營四大謀士之中,程昱謀略水平最低,看人眼光卻最高了,故而其余三人皆亡,唯有他活的好好的,還不斷加官進爵呢!

程昱非常清楚,曹操現在最在意的、就是一個時間問題,別說是十年八載,三年五載也等不起呀,他要的是盡快統一天下,因此蕭逸的戰略再精妙,也不會得到首肯的!

“蕭郎謀劃的戰略,卻是老成謀國之言,也讓老夫受益匪淺呀,不過嗎,漢中山川阻隔、道路崎嶇,大軍難以縱橫馳騁,張魯若聚集精兵,死守陽平關不戰,恐怕會形成對耗之勢!

一旦戰事拖延下去,軍械、糧草消耗必重,兼且漢中山路崎嶇,物資轉用艱難,恐怕要大耗民力了,老夫豈能為一姓霸業,而勞累四方百姓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