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五章大野龍方蟄,中原鹿正肥!(中)(第2/2頁)

曹操欣喜之余,給曹沖起了個小名-象兒,一是稱贊他有稱象之智,日後必然青史留名,二是希望這個體弱多病的兒子,變得跟大象一般健壯,也是一片愛子之心吧!

曹沖人小眼尖,看到父親搖搖欲墜,立刻奔跑了出來,名為學習騎射之術,卻把雙手伸向了許褚,後者立刻舒展猿臂,把小家夥放到爪黃飛電上,形成父子同乘一騎之勢!

曹沖坐穩之後,立刻挺直了小身板,撐住了父親搖晃的身體,同時伸出一雙小手,抓緊了坐騎的韁繩,丞相府教子有方,個個文武雙全,別看曹沖只有八歲,也是略通騎術的呢!

懷中抱著愛子,曹操有了依靠的同時,心中也充斥著一股暖流,頓覺的精神大振,身體恢復幾分力量,頭疾也減輕了許多,真是有子如此、夫復何求?

“丞相大人-威武蓋世,天下無敵!”

“小公子-聰明睿智、舉世無雙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接下來,曹氏父子共乘一騎,在圍場上緩步馳騁一圈,檢閱了參加圍獵的騎士們,也迎來了無數歡呼聲,此起彼伏、響徹雲霄,而後回到了相府隊伍中!

相府親兵湧上來,擋住了外面的視線,把曹操攙扶下馬,卸甲胄、解衣裳、松筋骨……一連灌了兩大碗參湯,又緩醒了半響之後,臉上才有了幾分血色!

經此一事,曹操明白兩個道理,一則:自己年事已高、氣血漸衰,必須趁早揮師南下,完成一統天下大業,否則過上三年五載,到了爬不上戰馬,握不住寶劍之時,滿腔豪情付之東流矣!

二則:自己沒有時間、精力,慢慢培養一個優秀繼承人了,必須在幾個兒子之中,盡快挑選一個精明強幹的,扶上馬、送一程,而這次出城圍獵,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!

“嗚!--嗚!嗚!”

“大丈夫-文能執筆安天下,武能躍馬定乾坤,為父就坐此觀看一下,汝等兄弟的弓馬如何?”

“諾!-我等緊尊父命!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片刻之後,遠處響起了號角聲,又有一群野獸落入包圍圈,曹操沒再上場射獵,而把圍獵任務交給了曹丕、曹彰、曹植、曹熊四個兒子,每人領著一隊人馬,收獲豐厚者有重賞!

曹家諸子沒有蠢才,知道這份‘重賞’,十之八九與儲位有關,故而全都振作精神,準備壓過其他兄弟,贏得父親的青睞呢!

尤其小曹沖的橫空出世,讓他們四個心生警惕,再不好好努力一下,恐怕就要‘後來者居上’了!

四位公子之中,曹彰的武藝最精湛,而且臂力過人、能夠手格猛獸,挑選了駿馬、良弓、利箭之後,帶著一群侍從呼嘯而去,準備好好的展露身手!

其余三人武藝不及曹彰,謀略卻勝過數籌呢,知道今日的圍獵比賽,既是鬥勇、更是比謀,就算自己謀略不足,還可以求助身邊人嗎,故而在準備坐騎、弓箭之時,私下向心目中的智者詢問起來……

曹植找上了楊修,二人是莫逆之交,經常的吟詩作賦、一唱一和,後者更是智謀出眾,素有青年才俊之名,也給出一個不錯建議:心懷善念、仁者無敵!

在楊修看來,唯有心懷仁義,方能無敵於天下,昔日商湯網開一面,收攏四方之人心,成為了天下共主,故而建議四公子曹植,不要射殺野獸,全部生擒活捉,博取一個仁愛之名,必然獲得曹氏儲位!

曹丕本想問計於蕭逸,可是走出幾步之後,又猶豫不決起來了,最後走向了司馬懿,此二人相比較嗎,前者無疑更加睿智,可惜不是自己能駕馭的,後者雖說陰險一些,卻能成為自己的臣子!

司馬懿受寵若驚,目露出野心之光,隨即一閃而逝了,對著曹丕深施一禮,附耳說了幾句話:“順天時、握乾坤,殺老弱,存青壯!”

‘冢虎’的計謀更高一層,如果是初春季節,萬物生長之時,自然應該生擒野獸了,可如今是深秋季節,萬物蕭殺之時,就該放手射殺獵物了,否則就是婦人之仁!

當然了,如果一味的射殺獵物,曹丕是贏不過曹彰的,因此讓他只殺老弱、留取青壯,這既是順應天意,也是帝王之道,可助曹丕一臂之力,獲取父親的青睞呢!

在四兄弟之中,曹熊的年紀最輕、勢力最弱,行事也最沒有顧及了,直接走到蕭逸面前,向尊敬的姐夫請教計策,而他也得到一個答案:“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