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六章以子代父,認祖歸宗!(第2/2頁)

一則,三個兒子替父親認祖歸宗,可以安撫夏侯氏族人,讓他們繼續效忠曹操,也能彌合曹氏、夏侯氏之間的矛盾,變成真正的兄弟之族!

二則,夏侯惇是家族族長,三個孩子過繼為子,可以繼承他的爵位、地位,也就是說,從此曹氏、夏侯氏的族長位置,都會掌握在曹操的子孫手中!

“存亡續絕,恩同再造,丞相大人一番美意,小弟真是沒齒難忘,必定鞍前馬後、赤膽忠心,方可報厚恩於萬一!”

在子嗣傳承問題上,夏侯惇一直很是苦惱,如今有了三個伶俐的兒子,自然是心花怒放了,連忙的跪地叩謝厚恩,又把三個孩子拉過來,一個個喜歡的不得了!

“孩兒們拜見爹爹--身體康健,長命百歲!”

三個小家夥也很乖巧,沒因為過繼而懼怕,反而圍攏在夏侯惇身邊,一口一個爹爹的叫著,頗有一點爭寵的意思呢!

原因也很簡單,他們在丞相府當中,不過是庶出之子,也不太受父親的寵愛,以後某位兄弟繼承基業,他們最多封個侯爵,給一片小小的封地,做個鄉下土豪罷了!

如果運氣不好,再卷入奪儲之爭,沒準小命就弄丟了,曹丕、曹植、曹彰都是野心勃勃,如狼似虎之輩,殺起兄弟絕不會手軟!

過繼給夏侯惇就不同了,他們一舉變成嫡公子,驃騎將軍府的偌大家業,三人平分也能富貴一生了,還能躲避奪儲之爭,何樂而不為呢!

至於曹操嗎,擁有二十五個兒子,送出幾個不太喜歡的,也沒什麽舍不得的,反正以自己的身體狀況,再生十個八個也沒問題!

“丞相大人親愛兄弟,以膝下之子過繼,天下人無不敬服!”

“夏侯將軍喜得貴子,從此後繼有人,真是可喜可賀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群臣紛紛的上前,恭喜夏侯惇有了兒子,對於奸雄的高超手段,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,化解了宗族矛盾,博取了好的名聲,又給三個兒子安排好前程,真是一箭三雕呀!

隆重恭喜之後,群臣又回到了座位上,一個個鼻觀口、口問心,全都默不出聲了,因為大家心中清除,接下來要決定的,就是冊封魏公國世子!

“國有儲君,家有嫡子,此乃古之慣例也,老夫有薄功於社稷,故而受封為魏公,如今公國已定,宗廟已立,也該冊封一位世子了!

何況老夫年過五旬,華發漸生,齒牙松動,恐怕不久於人世矣,也需要在諸子之中,挑選一個可造之材,日後繼承老夫的事業,治國理政,造福萬民!

諸位追隨老夫多年,對曹氏忠心耿耿,又皆為朝中重臣,目光必有獨到之處,以諸位大人之見呢,老夫的二十幾個兒子中,那一個可堪重任呀?“

曹操鷹隼般的目光,在諸多兒子、大臣臉上掃過,而後以平穩的語氣,把立儲之事提了出來,可是一連問了三遍,場中無一人回答!

奪儲之爭,最為危險,如果說錯了話,或者站錯了隊,恐怕就要萬劫不復了,再說奸雄深沉如海,誰也猜不透他的心思,到底要培養那個兒子,群臣為了身家性命考慮,自然不敢隨意開口了!

再說了,一旦世子確立,必然聚攏四方豪傑,慢慢形成一個新權貴集團,進而取代原來的勢力,甚至會威脅到曹操的權利,這可就不好辦了,兄弟之爭固然激烈,父子相鬥同樣你死我活!

歷史上的漢武大帝,不就是忌憚太子權威日盛,威脅到了自己的皇權,這才在晚年之時,借助巫蠱之禍,逼死了皇後衛子夫、太子劉據,斬殺太子黨羽上萬人……朝中權貴,半數牽連!

“蕭郎為軍中第一戰將,功勛無人可比,又是我曹家的女婿,於公於私也該進諫一言,老夫立誰為世子最好?”

眼看無人答話,曹操目光轉動幾下,把這個疑難的問題、擺在了蕭逸的面前,既是對他的詢問,更是一種深層考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