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百一十二章耕作之事,豈是容易!(第2/3頁)

華夏雖是農耕民族,可是千百年以來,百姓們幾乎沒吃飽過,一直處於半饑餓狀態,如果碰上災荒之年,不是活活餓死,就是揭竿而起,多少偉大的王朝,都是被饑民們推翻的,而百姓們挨餓的原因,不是懶惰、也不是蠢笨,而是糧食產量太低了!

古代生產技術落後,基本是刀耕火種、靠天吃飯,就是把荒草燒成灰做肥料,挖坑埋下糧食種子,而後就盼著老天爺下雨吧,如果風調雨順,就能多收獲一些糧食,如果碰到了災害,糧食就會欠收、或者絕收!

《史記》記載:西門豹引漳水灌鄴,以富魏河東之地,畝產糧食兩石半,天下謂之膏腴之地,諸侯無不陳兵於側,而欲奪為己有之!

兩石半也就三百斤,等脫去外殼之後,剩下二百斤就不錯了,這麽可憐的糧食產量,還讓諸侯們眼紅不已,不惜發動大規模戰爭,用屍山血河換取呢,其他貧瘠之地的糧產量,也就可想而知了!

漢代耕種技術進步,出現了隴作發、翻耕法、耒耜、牛耕、鐵犁……糧食產量有所上升,平均畝產三石糧食,大約三百六十斤左右!

農民辛苦打出的糧食,給國家交了賦稅,給地主交了租子,又能剩下多少呢,好年景半饑半飽,壞年景餓殍遍地,自從桓、靈二帝以來,漢家人口急劇減少,餓死的遠比戰死的多呢!

“敢問幾位小兄弟,田地可是你們耕種的,看著沉甸甸的穗子,想來收成一定奇佳,不知用了什麽辦法?”

隊伍中走出一名中年人,生的方面大耳、膚色黝黑,還穿著破舊的官服,正是相府令史-梁習,專門負責屯田事務,對於糧食最為關心了!

周圍的官員也豎起耳朵,聽說學府的農家學子,遊歷四方尋求良種,播撒腐物改良土壤……還發明了不少新型農具,揚言要‘官私倉廩皆滿,再無饑謹之苦’,不知是不是吹牛?

“回稟這位大人,學府周圍的上萬畝田地,都是農家學子耕種的,可惜我們學藝不精,致使莊稼今天欠收了,每畝只有四石收成!

大司馬說過的: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莊稼之所以欠收,想來是我們懶惰所至,以後一定努力種好實驗田,再把技術、良種傳播天下,讓百姓們都吃上飽飯!”

農家子弟不善言辭,見到生人還有些臉紅,結結巴巴的回答著問題,而他們的手上都生著老繭,衣服也四處是補丁,想來經常下地幹活的!

另外嗎,他們的農具也很奇特,收割的、脫粒的、清選的、晾曬的……品種齊全,使用方便,比起尋常百姓使用的,可是先進的太多了,上面還都刻一個‘墨’字,想來是墨家子弟的發明吧?

“平均畝產四石,竟然還算是欠收了,是老夫的耳朵發聾,還是學子們在說謊呢,縱然是最好的農夫、最好的田地,畝產也難超過三石呀?

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,咱們親手割一塊地,不就一清二楚了嗎,別說畝產四石糧食,能有三石半的產量,老夫一定叩首行禮!”

對於農家學子說的,百官們一百個不相信,種地看似簡單,其實難度極高,不是說發明幾件新農具,引進一些新的種子,糧食產量就突飛猛進了!

當年張騫出使西域,也帶回了大量植物種子,經過漢家百姓挑選、改良、培育……最後存活下來的,也不過就核桃、葡萄、石榴、芝麻、黃瓜、大蒜幾種,剩下的因為水土不服,全被大自然淘汰掉了!

一顆種子傳播到新地方,要經過十幾代、甚至幾十代的種植,完全適應了土壤、環境、溫度……確定萬無一失了,才能大範圍的推廣,最後成為一門糧食!

因此上,一個人穿越到古代,拿出玉米、紅薯種子,一下讓糧食產量翻十幾倍,達到畝產幾十石而後開創了太平盛世,只是某些人的意淫罷了!

(明朝萬歷年間,紅薯傳入中國,先是在福建、廣東種植,而後傳向長江、黃河流域,一直到了清乾隆年間,才成為一門主要糧食,中間經歷多少成功、失敗,不是只言片語說清的,別忘了,明朝亡於饑民之手!)

文武百官也不往前走了,一股腦的沖進了地中,找不肥不瘦的田地、測量出一畝大小,而後把官服往腰間一掖,搶過農家子弟的工具,就開始收割上了……

人多好辦事,只是片刻功夫,百官就割了一畝地粟米,而後脫粒、裝袋、稱重,最後得出一個數字--四石半!

“我的神農氏祖宗呀,竟然是畝產四石半,比平常多了五成呢,學子們沒說大話!”

“得暖飽而天下安,只要讓百姓們吃飽肚子,中原可見太平盛世,四夷誰敢不服王化?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看到準確數字之後,百官們震撼不已,有人跪倒磕頭,有人默默流淚,要知道,天下農夫千萬、田畝大概上億之數,如果每畝增長五成,該是多少糧食,又能養活多少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