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三章三顧茅廬,隆中對策!(中)(第2/2頁)

益州險塞,沃野千裏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業,劉璋暗弱,張魯在北,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,劉皇叔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於四海,總攬英雄,思賢如渴,若跨有荊、益,保其巖阻,西和諸戎,南撫夷越,外結好孫權,內修政理;

待天下有變,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、洛,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,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?誠如是,則霸業可成,漢室可興矣!”

諸葛亮高談闊論之時,順手抓起一把豆子,就在茅廬的地板上,擺起了天下割據形勢,以及未來的用兵方略,總體來說分三步:

第一步:占據荊州,建立基業,躋身諸侯之列!

第二步:奪取巴蜀,擴張實力,成就王霸之業!

第三步:揮師北伐,鉗型攻勢,再次中興大漢天下!

三步環環相扣、有理有據,可行性非常之高,按照諸葛亮的計算,如果事情順利的話,二十年之內能成就大業,不過嗎,卻有一個先提條件…………

“先生之策、茅塞頓開,猶如撥開雲霧見青天,真乃曠世之奇才也,不過嗎,劉表、劉璋皆是漢室宗親,與備有同宗兄弟之情,安忍奪其基業呀?”

聽完一番宏圖大略,劉備渾身顫抖,差一點原地蹦起來了,自己屢戰屢敗、在奔波逃命的同時,也在暗暗的總結經驗,雖有一鱗半爪收獲,卻始終未得大綱領!

而孔明的這番話,就像是指南針一樣,讓深陷迷霧之中的自己,找到了正確的方向,劉備目光迷離起來,仿佛看到自己身穿五爪龍袍,端坐在洛陽皇宮中--君臨天下、執掌九州!

至於同宗兄弟,不忍奪其基業……這些是面子話罷了,劉備落難逃命的時候,就連人肉都吃過呢,還有什麽事做不出呢,沒看他雙手放在了地上,死死按住荊州、益州兩塊地盤嗎?

只要能得天下,別說是同宗兄弟了,就是親生兄弟、親生爹娘又如何,不見漢高祖-劉邦爭霸之時,說過的經典名言:‘你我約為兄弟,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爾翁,則幸分我一杯羹!’

當然了,劉備流竄天下多年,也稱的上見識不凡了,諸葛亮的戰略精妙,卻也略有瑕疵之處,前兩步沒有問題,關鍵是第三步,也是最為重要一步,需要一個條件--天下有變!

曹家占據了中原,麾下雄兵百萬、戰將千員,天下三分有其二,這樣雄厚的軍事實力,如果內部不出問題,政治上不犯發錯,劉備就算走對前兩步,割據了荊、益兩州,北伐也是毫無勝算的!

“再敢問先生一句,‘天下有變’四字,具體指的什麽呢……曹賊篡漢自立,天下群起攻之;還是曹賊魂歸地府,諸子爭奪大位?”

劉備考慮再三,還是出言請教了,這一點不弄明白了,自己最多偏安一隅,無法逐鹿中原呢!

“哈哈!--以曹賊現在的實力,坐擁中原、雄視天下,縱然行大逆之事,天下也無人能制了,不過謾罵幾聲罷了!

縱然奸雄散手人寰,也會把後事安排妥當,曹家諸子爭奪大位,也不過是小範圍之亂,不會影響到天下大局!“

諸葛亮連連搖頭,否定了劉備的猜測,而後以手代筆,在地上寫了起來,要想撼動曹氏天下,只有一種可能了--蕭曹反目、自相殘殺!

只有蕭逸起兵反叛,中原才會混亂起來,曹氏才會走向滅亡,那個時候嗎,劉備才有三分機會,再次中興大漢江山,另外嗎,奪取萬裏江山之事,江東-孫家也有兩分,蕭氏則獨占了五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