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一章此消彼長,徐庶薦賢!(第2/2頁)

因此上,諸侯們一面派出使者,攜帶重禮前往許昌城,恭賀曹丞相的豐功偉績,表示出臣服的姿態,盡量延緩戰爭爆發時間!

另一面,他們秣兵歷馬、加固城池,積極的進行戰備,尤其是江東、荊州兩家,更是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,打造他們的水軍隊伍,希望借助長江天塹,阻攔曹軍南下的腳步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宛城-將軍府中,劉備頭戴赤金冠,身披蜀錦袍,端坐在大堂之上,正在與部下們商議大事,再向堂下觀看,武有關羽、張飛、趙雲、劉封、廖化、周倉;文有徐庶、孫乾、簡雍、糜竺、糜芳,也稱的上人才濟濟了!

自從打敗了曹洪,奪取宛城之後,劉備招兵買馬,積草屯糧,實力不斷的擴張,麾下兵馬四五萬之眾,儼然一鎮小諸侯了!

大耳朵阿福野心勃勃,豈會滿足於現狀呢,趁著劉表年老多病、昏聵無能,他又在私下之中,頻頻的結交荊州名士、軍中將領,極盡拉攏人心之事,至於打的什麽主意,三歲小兒也能猜到了!

”曹賊已經平定遼東,正在回師許昌途中,估計用不了多久,就會侵略江南諸州了,各位有何良策,可以抵擋賊軍之鋒?“

劉備的話語之中,充滿了遺憾的語氣,自己曾數次進諫劉表,趁著曹軍遠征遼東、後方空虛之際,出兵偷襲一下許昌城,把小皇帝迎接到荊州,用來號令天下諸侯!

郁悶的是,劉表雖然號稱‘八駿之一’,不過是虛有其表罷了,總是畏畏縮縮、猶豫不決,以至喪失了大好機會,自己有心單獨出兵,可惜實力相差太遠了,難以撼動曹賊根基呀!

“唉!唉!--刷!刷!”

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,又占據了中原之地,麾下良將千員、雄兵百萬,實力雄厚無比,與之相比,劉備只有一個南陽郡,兵馬不過數萬,二者相差太遠了!

想到這裏,眾人心頭陰雲密布,都在苦思禦敵之策,而後目光齊齊轉動,落在了謀士-徐庶身上,這位先生精通韜略、神機妙算,一定有辦法轉危為安!

“主公不必過於憂慮了,曹軍剛剛平定遼東,雖然獲取了大勝,卻也兵馬損失慘重、錢糧消耗殆盡了,未來一兩年之內,絕沒有大舉南下之力!

另外嗎,自古欲成大事,必得賢才相助,曹操之所以一統中原,皆因麾下謀士如雲、戰將如雨,不過嗎,郭嘉病逝軍中,蕭逸離心離德,曹賊如失左膀右臂,再難縱橫捭闔了,主公只要求取賢才,何愁大事不成呢?”

徐庶果然不負眾托,一番言語猶如春風,吹散了大家心頭愁雲,而且隱隱約約的,似有舉薦大賢之意呢!

“備得元直先生以來,割據城池、執掌雄兵,又有了安身之處,真猶如旱苗逢甘露也,縱然是管仲、樂進復生,也無法與先生相媲美,更何況其他賢才乎?”

聽聞有曠世奇才,劉備也是心中一動,卻沒有立刻的索問,而是大大誇贊了徐庶,說到感動之處,還流下幾滴眼淚呢!

“主公如此厚愛,屬下粉身碎骨,也難報答一二也,然主公欲雄霸荊襄九郡,用我徐庶一人足矣,若欲減除曹賊、興復漢室,必請大賢出山不可!

此人上知天文、下知地理,乃世間少有的奇才,縱與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,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相比,也絕不遜色半分,只是性子孤高一些,需要主公親往請之!”

徐庶果然被感動了,把自己知道的事情,一股腦的傾倒出來了,要想中興漢室、討伐曹賊,非這位好友出山不可!

“不知這位大賢-身在何處,姓字名誰呢?”

“遠在天邊,近在眼前,此人隱居南陽郡-臥龍崗-諸葛孔明是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