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九章買貴不買賤!(第2/2頁)

第五天,梁氏又有新舉動了,捐獻給曹軍十萬斛粟米,以及大量的豆餅、草料,作為大軍征戰之用,丞相曹操甚是高興,設宴款待了-梁小魚,加封他為‘捐粟侯’,子孫世襲惘替,又書寫匾額一塊:‘天下第一義商!’

消息傳出之後,百姓們敲鑼打鼓,簡直比過年還熱鬧,不過嗎,買糧的人卻越來越少了,偶爾有幾個百姓前往,也是買幾天口糧罷了,這就是漢人的一種民族性格--買貴不買賤!

以前糧食短缺,價格一路瘋漲,百姓們擔心餓肚子,這才拼命買糧食的,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,一半是餓的、另一半是嚇得!

另外嗎,還有一些奸邪之徒,趁機囤積糧食、哄擡價格,想要趁機賺上一筆,也參與到搶購浪潮之中,這才造成了越貴越買的情況!

現在不一樣了,梁氏平價出售糧食,而且價格一路走低,這就給人一種感覺,糧價會越來越低的,越晚買就越合適,百姓們自然不搶購了,一次買個三五天口糧就好!

每天進城的運糧隊,也讓百姓們很放心,有人私下估算過,最近運來的糧食,起碼七八十萬斛之多,足夠鄴城百姓吃一年了,看來糧荒真的過去了!

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,鄴城的局勢平穩下來,百姓們滿心歡喜之下,對丞相大人、大司馬也是感恩戴德的,不乏立上長生牌位,早晚上香叩拜的呢!

世間之事,有人歡喜有人愁,那些奸商可就倒黴了,他們典當家產、籌措錢財,大量的囤積糧食,就是想狠狠賺一筆的,如今糧價一落千丈,他們是欲哭無淚呢!

有些膽子小的家夥,或者擔心血本無歸,或者被人天天追債,只好也低價出售糧食了,總比爛在倉庫裏強吧,可是他們越拋售,糧價越是低迷,陪的也就越多了!

不乏傾家蕩產、血本無歸的,只好懸梁自盡、跳河身亡了,短短幾天時間,從護城河撈出的屍體,就是上百具之多呢,全是以前的糧店掌櫃、股東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老大文武雙全、算無遺策,打仗天下無敵,經商更是厲害,當年如果不當兵,早就是天下第一財閥了!”

“呵呵,小小手段,不足掛齒,全靠賢弟鼎力相助,事情才如此順利,以後軍糧的采購、運輸,還需要梁氏多多出力呢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府邸後宅,蕭逸、梁小魚相對而坐,把酒言歡,慶祝他們取的了勝利,商場與戰場一樣,都是好男兒馳騁之地!

當初災情嚴重、糧價飛漲,有人就下過定論,沒有一百萬斛的糧食,無法根本解決問題,一旦爆發大規模民亂,曹軍要麽大開殺戒,要麽就撤出鄴城,再沒別的辦法了!

蕭逸能調用的糧食,只有區區十萬斛,典型的‘杯水車薪’,別說救濟災民了,就是供應大軍也不夠呢!

不過嗎,只要手段高超,一切皆有可能的,蕭逸的十萬斛糧食,沒有省吃儉用的,而且一次性拋售出去,以泰山壓頂之勢,一舉壓下了糧食價格!

說實話,梁氏糧店拋售到第四天,蕭逸也心驚膽戰了,如果百姓再瘋狂搶購下去,存糧可就要見底了,至於不斷進城的運糧隊,不過是障眼法罷了,表面上一層糧食,裏面全都是泥土!

士兵們故意弄撒幾袋子,只是讓老百姓安心罷了,以為糧食很充足呢,萬幸的是,這個騙局成功了,如今糧價平穩,人心安定,災情也逐漸的緩解了!

不過嗎,這只是表面現象,一旦庫存的糧食耗盡了,又會爆發新的‘米潮’,而且更加嚴重呢,百姓們認為自己被愚弄,也會對曹軍充滿怨恨的!

當務之急呢,就是從士族門閥手中,弄到更多的糧食,從根本上解決饑荒問題,換句話說,雙方的較量剛剛開始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