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七章兄弟之交,重逾山嶽!(第2/2頁)

第一件事情,自然是朋友情深了,聽聞蕭逸巡營遇刺了,自己日夜兼程趕過來,又不惜花費重金,把鄴城周圍的名醫全請來了,就是那幾個白發老者!

又通過梁氏的商業渠道,四處搜羅珍貴藥材,以備不時之需,這份朋友間的情誼,可是一點也不作假的,無論當初的小道士,還是現在的大司馬,老大永遠是老大!

第二件事情:曹軍大舉北伐,一路上連戰連捷,打的袁氏毫無還手之力,只剩下幽州一塊地盤,勉強的苟延殘喘罷了,而幽州的文武官員、士族門閥,也開始尋找退路了!

蕭逸與梁小魚是患難朋友、生死之交,關系極為的密切,而且這些年以來,梁家利用商業渠道,也為曹營做了不少事情呢,當初黎陽城的陷落,就是他們的手筆呢!

因此上,這些人找到了梁小魚,希望他牽橋搭線,偷偷的聯系上蕭逸,還寫了一份效忠書送上,一旦曹軍繼續北進,他們願意棄暗投明、臨陣倒戈,甚至把袁煕的人頭送上!

第三件事情:商人們追逐利潤,以賺錢為第一要務,如今河北局勢混亂、糧價一日三漲,正是發財的好機會,這樣的饕餮盛宴,天下第二財閥豈會缺席呢?

早在天降大雪之時,梁小魚就預測出來了,河北會出現大饑荒,於是他派遣手下商隊,前往荊州、江東、益州……大肆的收購糧食,然後運到鄴城附近,準備狠狠地賺上一筆!

“天降大雪,災民無數,為了救濟百姓們,營中糧草消耗殆盡,已經維持不下去了,賢弟可否把手中糧食,暫時借給為兄,以解燃眉之急呢,這也是造福天下蒼生!”

蕭逸正為糧食發愁呢,聽說好朋友手中有糧,頓時心中大喜,就怕對方糧食不多,自己要養活的可是百萬軍民!

兄弟之間,何談一個‘借’字,既然老大需要糧食,小弟拱手相送就是了,梁氏籌集了十萬斛糧食,就囤積在鄴城不遠處,另有十萬斛糧食,半個月之後送到!

如果還不夠的話,小弟可派人到南方收購,只要價錢給的高一些,不愁弄不到糧食,就是需要一些時間罷了!“

梁小魚取出一卷帳冊,雙手遞了過去,自己現在的榮華富貴,皆拜老大出手相助,傾家蕩產也報答不盡,何況是一些糧食呢!

甄氏、梁氏並列天下財閥,前者占據第一之位,並不是高明多少,也不是錢財更多,而是他們攀上了袁氏,享受著各種特權罷了!

袁氏將滅,曹氏興起,自己捐獻二十萬斛糧食,討取曹營集團一個歡心,就能受到政治照顧了,‘天下第一財閥’的桂冠,必然會落到自己頭上,這才是大買賣呢!

再說了,他深知蕭逸的人品,受人滴水之恩,必當湧泉相報,現在拿出二十萬糧食,以後會得到更多收益的!

“賢弟如此慷慨,為兄也不客氣了,一定上奏丞相大人,好好的頒獎梁氏,賜予官爵,封為義商,另外嗎,眼前有一筆大生意,正好需要賢弟出手呢!”

按照漢家規定:一斛=十鬥,一鬥=十升,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左右,而二十萬斛糧食,就是一萬兩千噸了,足夠百萬軍民吃一陣子了!

鄴城現在的糧價,一斛米五萬錢,按照‘一金萬錢’的兌換比例,就是整整五兩黃金了,乃是從未有過的高價!

梁小魚捐出二十萬斛糧食,等於是一百萬兩黃金呢,梁氏家族的財力,由此可見一般,兄弟之間的義氣,更是重過一座金山呢!

不過嗎,除了救濟災民,自己還要籌措軍糧,用於明年的北伐戰事,單憑一個梁氏遠遠的不夠,必須另想辦法才行,在士族門閥身上榨油水!

想到這裏,蕭逸俯身低語起來,梁小魚用心傾聽著,不斷的點頭稱是,眼中冒出無數金光,這筆生意做下來,自己就是天下第一財閥了!

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,梁小魚高調到來,蕭逸出門迎接的事情,迅速傳遍了鄴城內外,人們都在猜測著,這對狼狽為奸的好朋友,又要冒出什麽壞水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