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成也漳水、敗也漳水!(第2/2頁)

治理軍屯期間呢,丁斐的舊病復發了,用一頭自家的病牛,偷換了官府的壯牛,算是以公謀私吧,結果讓仇家舉報了,貪汙一頭牛而已,也不算什麽大事,恰好丞相-曹操整頓吏治,遇到自己老鄉犯法,更加不能放過了!

於是乎,丁斐罷官奪職,關進了朝廷天牢,成功端上了‘鐵飯碗’,與此同時,因為欺淩皇室、有失臣節的事情,蕭逸也鋃鐺入獄了,二人比鄰而居,又都喜歡喝酒,慢慢的熟識起來,還成了好朋友呢!

蕭逸出獄之後,重掌兵馬大權,認為丁斐是個人才,日後必有大用的,就利用一點特殊手段,把他從天牢弄出來了,任命為軍中主簿,平時相待甚厚,還經常一起喝點小酒!

“北伐之戰,已經到了緊要關頭,鄴城一日不破,兵戈一日不熄,然則敵軍兇悍,硬拼難以取勝,我想要以水代兵,解決掉烏丸、鮮卑、遼東三部人馬,可惜遇到一點困難,今夜請先生前來………………”

蕭逸手指沙盤,描述自己的大計劃,以及遇到的兩個困難,又搬出一壇美酒、和一箱子馬蹄金來,要想讓老饞貓出力,必須給一點好處的!

“屬下本是待罪之身,得到大司馬相助,這才重新做人,一定竭盡全力,報效知遇之恩,漳水湍急,奔騰不息,要想引導水流方向,可不是一件容易事,屬下記得…………”

丁斐言語激昂,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,同時抱起美酒灌了一大口,又把成箱黃金拽過來,直接坐在屁股下面,嗜酒、貪財的老毛病,真是一點沒變呢!

不過嗎,專家就是專家,談起河流情況、掘堤引水,那是相當的厲害,略加思考之後,提出了解決的辦法:

首先是控制水流方向,根據丁斐所知,西門豹治鄴之時,曾經挖掘過一條運河,從漳水上遊開始,一直到鄴城西門內,用來運輸貨物,十分的方便呢,而且使用了數百年之久!

到了東漢初年,隨著淤泥堆積、地理變遷,運河逐漸難以行船了,為了運輸貨物,人們在漳水下遊,重新挖掘了一條運河,舊運河就徹底荒廢了,只剩下一條幹溝渠!

丁斐年輕的時候,曾經遊走天下九州,查看山川河流走勢,也來到過鄴城一帶,按照古籍記載的,找到了那條舊運河,風沙掩埋之下,已經不成樣子了,可是痕跡依稀可見!

天降大雨,水流湍急,只要掘開附近的堤壩,讓洪水沖擊淤泥,就能沿著運河舊道,直奔鄴城而去了,不必擔心水流倒灌,而烏丸、鮮卑、遼東十幾萬人馬,俱成魚鱉之食矣!

其次是控制洪水流量,只淹異族軍營,不傷漢家百姓,這可就太難辦了,水火從來無情,豈是人力可以控制的,除非是千裏神眼、預測陰晴!

洪水泛濫,一瀉千裏,很難查看水情的,除非有一雙千裏眼,從高空俯視地面,根據淹沒的情況,判斷出何時封堵豁口,如果下手早了,難以淹沒敵營,如果下手晚了,鄴城也就難保了!

至於掘堤的時間嗎,就在將晴未晴之際,大雨不停,河水泛濫,趁勢放水滅敵;大雨一停,河面下降,正好封堵住豁口,以免一發不可收拾,時機的拿捏,必須恰到好處!

問題是,人有旦夕禍福,天有不測風雲,誰有那種本領,可以預測陰晴呢,誰又有千裏神眼,可以查看水勢變化,一旦估計錯誤了,封堵不住豁口,後果不堪設想!

“呵呵!--千裏神眼、預測陰晴,的確有一些難辦的,不過嗎,我恰好可以做到,以水代兵,此計可成!”

聽了丁斐的講述,蕭逸略加思考之後,發出了陣陣的冷笑,自己也是上過大學的,上知天文,下曉地理,以及許多自然知識,這次也算學以致用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