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章天無二日、土無二王!(第2/2頁)

“鼓動唇舌之徒,也敢前來誆我,就用你的人頭祭戰旗吧,傳令全軍將士:身披素稿,回師鄴城,討伐弑父之賊!”

既然斬殺了使者,也就沒有回旋余地了,曹軍退到了黃河岸邊,又交出了黎陽城,袁潭再無後顧之憂,幹脆盡起本部人馬,打出了討伐袁尚的大旗!

為了代表正義性,青州兵馬-高舉白帆、身披白布,以掛孝討賊的名義,一路殺回了鄴城,就駐紮在漳水邊上,做出攻城之勢!

緊接著,袁潭公布了聖旨,宣告接任大將軍、冀州牧,執掌河北一切軍政大權,讓冀、青、幽三州的官民們,接受自己的領導,一同討伐逆賊-袁尚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無恥逆賊,蠱惑人心,試圖篡奪大位,待我生擒此賊,一定千刀萬剮、挫骨揚灰,放解心頭之恨!”

聽聞袁潭斬殺使者、起兵造反,袁尚暴跳如雷,又有一絲絲的害怕,自己的大將軍之位,乃是陰謀政變、弑父奪來的,名不正、言不順,人心也不順服呢!

袁潭是家族長子,本就有繼承權,又得到了朝廷聖旨,冊封他為大將軍、冀州牧,以此來號召河北軍民,具有極大的鼓動性,也會引出極大風波!

另外有傳言說,袁潭與曹操私下議和,還締結了姻親關系,獲得大量的軍械、戰馬資助,一旦他們聯起手來,自己恐怕難以招架呢?

刀鋒入骨,不得不戰,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,袁尚一面調動兵馬,加強鄴城的防務;一面派出文人墨客,書寫討賊檄文,臭罵了袁潭一番,說他狼子野心,謀取大位,乃是寡廉鮮恥之徒!

袁譚也不示弱,指責袁尚毒死父親,篡改遺命,竊取了大將軍之位,又殘害忠良、濫殺無辜、暴政虐民……共計十二條大罪,罵了個狗血噴頭!

一時間,檄文滿天、口水狂噴,雙方傾盡全力,不斷的互潑臟水,袁氏家族的一些內幕,也紛紛揭露出來了,什麽父納子媳、妻其後母……敗壞人倫,難以直視!

河北軍民也糊塗了,不知如何是好,有人支持袁潭-殺回鄴城,奪回大位,也有人擁護袁尚-討伐逆賊,清理門戶,原本完整的河北集團,徹底的決裂開來了!

輿論戰打完了,下一步,就該真刀真槍、拼個你死我活了,袁潭、袁尚整頓人馬,磨刀霍霍,都準備致對方於死地!

就在雙方劍拔弩張、即將開戰之時,局勢又發生了變化,二公子袁煕站出來,呼籲保持冷靜,不要兄弟相殘,為袁氏保留一些元氣,而後分派使者,遊說袁潭、袁尚二人,最好能坐在一起,心平氣和的談判解決!

此番提議一出,立刻歡聲雷動,河北官員紛紛稱贊,還是二公子識大體、重大局,郭圖、審配……一群袁氏重臣,也是往來奔波,反復勸說,希望化幹戈為玉帛!

和平之聲高漲,袁潭、袁尚心存忌憚,不敢輕易動武了,經過幾輪商議之後,決定在鄴城之外建一座高台,取名‘骨肉台’,以示手足兄弟、骨肉相連之意!

而後擇良辰,定吉日,袁潭、袁尚雙方相見,磋商解決一切矛盾,袁煕則為中間人,擔保雙方的安全,袁氏一眾文武,以及烏丸、鮮卑、遼東三部首領,也會參加會議的,大家群策群力,決定誰做袁氏之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