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二章窺視河套,恢復故土!(第2/2頁)

接下來,大隊人馬進城,就在城門樓上,舉行盛大的慶功宴,蕭逸高居主位,眾將圍坐兩旁,觥籌交錯,笑語歡聲,歡慶得之不易的勝利,紀念戰死沙場的同袍!

士兵們也分到了美酒、美食,論功行賞,皆有收獲,歡呼萬勝之聲,響徹九霄雲外!

此番出兵北伐,奪取並州六郡之地,消滅匈奴十萬雄兵,可謂戰功赫赫了,不過嗎,蕭逸並沒有滿足,把酒慶功之際,他向坐在一旁的夏昭,詢問起了河套平原!

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,綿延萬裏,奔流不息,滋潤了兩岸土地,養育了無數百姓,創建出了燦爛文明,華夏民族的魂魄,就融合在這條大河之中!

不過嗎,這位母親的脾氣不太好,有一點喜怒無常,它在滋潤兩岸同時,也經常的泛濫成災,僅秦、漢數百年間,黃河大型水患三十多次,小型的不計其數,淹沒無數的城池、田園,真是讓人又愛又恨!

話又說回來了,凡是做母親的,都會偏愛某一個孩子,黃河也不列外,它喜怒無常、泛濫成災,對一個地方卻照顧有佳,從來不會發脾氣,那就是河套平原了,故而民間有一句話:‘黃河百害,唯富一套!’

黃河進入關中,沿著賀蘭山向北,遇到陰山轉向東,而後沿著呂梁山向南,形成了一個‘幾’字形,河水奔騰不息,攜帶著大量泥沙,久而久之呢,就在兩個拐彎中間,沖擊成了一塊平原,這就是河套了!

河套平原-光照充足,土地肥沃,水源充足,即可以農耕,也能夠放牧,乃是一塊風水寶地,也是各民族垂涎的大肥肉,都想一口吞入腹中!

周朝之前,河套屬於狄人、匈奴人,春秋時期,趙武靈王胡服騎射,國力迅速上升,把版圖擴展到了陰山,秦朝統一中原,大將蒙恬率十萬大軍,將匈奴人逐出了河套,遷徙三萬百姓戍邊,設雲中、九原兩郡!

西漢時期,大將衛青出師北伐,擊敗匈奴的樓煩、白羊二王,占領了河套北部,設置了朔方、五原兩郡,而後築城開田,積草屯糧,作為進攻匈奴的基地!

南匈奴依附漢朝之後,就安置在河套地區,憑借豐美的水草,放馬牧羊,修養生息,逐漸恢復了實力,這只草原狼卻不感恩,反而趁著漢朝內亂,不斷的出兵南下,蠶食了整個河套平原,形成隔河對峙之勢,漢人在東,匈奴在西!

蕭逸準備驅逐匈奴人,收回河套平原,重設朔方、五原諸郡,修復城池,屯兵開墾,為漢家子孫奪取生存空間,也為日後出兵草原,建立一個前哨基地!

問題是,河套平原地區,還有不少匈奴部落,他們來無影、去無蹤,難以捕捉蹤跡,漢軍大舉殺過去,占領土地容易,長治久安就難了,一旦與匈奴人糾纏起來,幾十年也難分勝負!

“啟稟大司馬,塞外送來一份急報,自次王-趙浪出兵西進,殺入河套平原了!”

正在思考之間,親兵送上一封急報,蕭逸連忙打開觀看,心中就是一驚!

自從開戰以來,劉豹、烏維揮師南下,與漢軍打的難解難分,唯獨趙浪按兵不動,玩了一次坐山觀虎鬥!

兩個多月的激戰,蕭逸以少勝多,全殲了匈奴十萬大軍,劉豹、烏維也喪命沙場,得知消息之後,趙浪立刻揮師西進,血洗了匈奴王庭,奪取部眾十余萬,牛羊、馬匹、駱駝……不計其數!

擴充了實力之後,趙浪帶領鐵騎南下,已經逼近了馬邑城,至於他是敵是友,那就很難猜測了!

“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,趙浪不費一兵一卒,就弄到許多好處,又來打馬邑主意了,他真不怕被撐死嗎?”

有這麽一位大舅哥,蕭逸也很無奈的,盯上河套平原的人,不止自己一個呀,另外嗎,趙浪揮師南下,小母狼也該來了,真是很想她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