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右校王-烏維!(第2/2頁)

“打敗鬼面蕭郎之後,咱們還要深入漢土,好好的掠奪一番,再索取回焉支山、祁連山,恢復大匈奴的榮光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俗話說:‘人多勢眾,賊多膽壯’,有了右校王部的會盟,匈奴大軍達到十萬,完全超過了漢軍兵力,主戰派占據了上風,各部大王紛紛要求出兵,跨越長城防線,掠奪漢人的財富!

他們的計劃是,大軍越過長城,占據有利地勢,而後與漢軍野戰,利用自己的兵力優勢,用騎兵沖擊漢朝軍隊,高幹的兩萬人馬,可以做開路先鋒,消耗漢軍的力量,匈奴人漁翁得利!

與此同時,劉豹的野心膨脹,他本想打敗蕭逸,為父親報仇雪恨,再得到新興、雁門兩郡土地,順便劫掠一些財物,可是現在嗎,他想來個通吃了,打敗漢軍之後,再把高幹做掉了,占領並州全境!

並州為中原之脊,居高臨下,俯視四方,戰略位置十分重要,向東侵略冀州、幽州,向南能進入關中,八百裏秦川,山河險阻,土地肥沃,一旦落入匈奴人手中,無異於與虎添翼了!

劉豹野心勃勃,對於天下大勢,也有一番獨特見解,匈奴人盤踞草原,以放馬牧羊為生,文化落後、政權松散,幾百年東征西討,也沒有太大的發展,還被漢人死死壓制著,屢屢的上貢稱臣!

要想改變這種狀況,唯一辦法就是南下,如果占據了關中,融合了中原文明,可以建立一個半遊牧、半農耕的國家,就像當初的老秦人,一手馬刀、一手鋤頭,南征北戰,天下無敵,自己就能稱孤道寡、君臨天下了!

劉豹連國號都想好了,就叫做‘大夏’,匈奴人的祖先-淳維,本是夏朝末代君主-桀,國家滅亡之後,淳維逃到了草原上,開創匈奴民族,如今利用祖先名義,再建一個大夏王朝,中原百姓更容易順從吧?

兵力充足、計劃完美、時機成熟,現在欠缺的嗎,就是一個出兵借口了,匈奴人其性如狼,想搶誰就搶誰,從來不用借口,只認鐵騎彎刀!

不過嗎,劉豹垂涎漢家土地,也推崇漢家文化,想來一個‘堂堂正正,出師有名’,就是弄一塊遮羞布,他想出的口號是:‘討伐奸臣,安漢興劉’,還制成一面大纛旗,矗立在大軍中,顯得很拉風呢!

劉豹不是亂喊口號,而是有政治目的,幾百年以來,漢匈之間時而打仗、時而和親,歷代的大單於們,迎娶過無數漢女,雖說大半是冒牌貨,可也有幾位真公主,還生育不少子嗣呢,因此上,匈奴王室的身上,也有漢家皇族血脈,雙方算是甥舅之親!

中原大亂,漢室傾頹,小皇帝劉協是個傀儡,一點實權也沒有,劉豹占據關中之後,先去漢皇陵哭拜一番,再以漢室宗親身份,掃平各路諸侯,最後魚目混珠,自稱漢室正統,這個計劃成功了,勝過二十萬雄兵!

“刷!--漢軍必敗!匈奴必勝!”

“吼!--踏平漢土,飲馬渭水!”

出兵之事已定,劉豹、烏維、幾十位部落王,紛紛的拔出兵刃、振臂高呼,發出野狼般的吼叫,用來振奮士氣,可是沒叫幾聲呢,一股平和的佛音傳來了……

幾回生,幾回死,亙古亙今常如此,神頭鬼面有多般,返本還元沒些子;

習顯教,修密宗,方便門異歸原同,自從踏遍涅盤路,了知生死本來空;

行也空,坐也空,語默動靜無不空,縱將白刃臨頭顱,猶如利劍斬春風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不遠處一座帳篷內,無心帶領沙彌們,雙手合拾,盤膝而坐,念誦著《解脫經》,試圖以慈悲之心,化解滔天的殺戮,佛音滾滾傳出,讓人心中一片安寧!

佛家十年傳教,草原信徒無數,聽到佛音禪唱之後,許多的士兵、十夫長、百夫長……紛紛的跪倒在地上,跟著一起祈禱起來,原本高昂的士氣,也消散了一大半!

事實證明,漢家將軍不好對付,漢朝和尚也不能得罪,否則的話,一篇佛經可低百萬雄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