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章鬼面惡魔的傳說!(第2/2頁)

早晚有一天呢,長生天會派下金甲神將,坐騎白龍駒,手持千斤錘,打敗可怕的惡魔,永遠鎮壓地獄中,接受無窮烈火的煎熬!”

凡是豪傑人物,不是神聖化,就是妖魔化,或者兼有之,蕭逸就是這樣,即是漢人的英雄,也是匈奴人的妖魔,當然了,按照講故事的規則,結局必然是:正義戰勝邪惡、英雄迎娶美女……

於是乎,匈奴人幻想著,會有一位身穿金甲、手持銀錘的天神,打敗‘鬼面惡魔’,奪回他們的草原,過上幸福的生活,這樣做的好處呢,是給匈奴人一個希望,堅強的生活下去!

可也有一個壞處,故事裏都說了,天神才能打敗惡魔,換句話說,天神下凡之前呢,惡魔是不可戰勝的,凡人只有送死的份,問題是,天神何時下凡呢……是一千年?或者一萬年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嗚!-嗚!-嗚!”

“活佛上師,法駕草原,神通廣大,法力無邊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一陣低沉的號角響起,悠揚婉轉,震人魂魄,牧人們先是一愣,而後雙膝跪倒,以額觸地,一臉的虔誠之色,仿佛見到神靈一般!

片刻之後,一支隊伍出現了,十六名小沙彌,身穿百納衣,用力吹奏著牛角號,而後十六名少女,手托花籃,把花瓣拋向空中,還有幾十名騎手,背負弓箭,護衛隊伍的安全!

在隊伍中間,有一輛高大的華車,八頭白牦牛牽引著,四周垂下白色幔帳,上面繡著日月、星辰、山川、風雲……各種圖案,裏面一座蓮花法台,端坐一位身披袈裟、頭戴金冠的法師,正是無心和尚!

十年之前,蕭逸與無心相遇,一番鬥智鬥勇之後,成為了知心好友,也是互相算計的對手,而後分道揚鑣,向著各自人生前進了!

十年之後,蕭逸南征北戰,揚威沙場,成為了‘大漢第一名將’,官拜-大司馬,爵封-無愁侯,執掌千軍萬馬,叱咤天下風雲,提起‘鬼面蕭郎’四字,天下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!

十年之後,無心遊走草原,傳播佛法,憑著聰明的頭腦、淵博的學識,打敗了薩滿巫師們,招募了無數信徒,成為了草原上師,牧民心中的神袛!

兩個聰明絕頂的人,在各自的領域中,都取得了巨大成功,可謂皆大歡喜,不過嗎,在宿命的牽引下,兩個互不相幹的人,再次相遇在一起,就未必是好事了!

“懇請上師賜藥,消除草原上的病痛,帶來生機與歡樂!”

“懇請上師賜福,驅散草原上的陰霾,帶來幸福與美滿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牧民們膝行上前,一步一叩頭的,簇擁在車輛周圍,歡呼聲響徹了草原,仿佛在叩拜神靈!

短短十年時間,無心能打敗薩滿教,在草原上站穩腳跟,成為人們崇拜的上師,倚仗著兩個優勢:

一是佛法高深、博學多才,無心可以計算日食、月食,預測陰晴、雨雪,隨便玩幾手神跡,就能碾壓那些巫師了,所以說知識就是力量!

二是醫術精湛,治病救人,草原上環境惡劣,醫療條件落後,牧民們生病了只能硬抗,生死聽天由命,無心和尚贈送湯藥,救活無數病人,自然深受牧民們擁戴了,就連各部大酋長,也視之為貴賓呢!

“佛告須菩提,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,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、若有色、若無色………………”

沙彌們拿出隨身葫蘆,倒出一些黑色藥丸,有鎮痛、止血、解毒……各種作用,在漢家百姓的眼中,不過一些尋常藥物罷了,可是在匈奴人看來,卻是靈丹妙藥呢!

沙彌們又念誦經文、摸頂賜福,至於無心上師的賜福,只有貴族們能享受,這也不奇怪,佛曰:‘四大皆空,眾生平等’,可是佛家內部,又分成佛陀、菩薩、羅漢、使者……諸多等級,自身尚不平等,又如何平等眾生?

一片歡呼聲中,車駕繼續啟程了,無心要去匈奴王庭,勸說大單於-劉豹,與漢人罷兵議和,永結盟好,這才是長久之計!

這樣的好處嗎,一是停止幹戈,活人無數,自己建立無上功德;二是告訴一位好朋友,能夠征服草原的,不是刀劍,而是佛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