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忠肝義膽-趙子龍!(第2/2頁)

書信還提到兩件事:一是派遣趙雲前來,迎接糜氏、甘氏兩位夫人,前往荊州-新野城,也好夫妻團聚,共享天倫之樂!

二是劉備在荊州一帶,已經站穩腳跟了,正在遊說文武大臣,出兵攻打許昌城,可是難度很大,需要一些經費支持,希望袁大將軍慷慨解囊……

“好一個無恥大耳賊,背信棄義、背主求榮,說好了去搬救兵的,結果一去不回頭,你還有臉要錢財,劉家的厚黑傳統,讓你給發揚光大了!”

看過書信之後,袁紹表面不動聲色,可是心中把劉備罵餿了,見過不要臉的,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,就是大漢開國皇帝-劉邦,也沒這麽無賴吧?

話又說回來了,劉備卑鄙無恥,即要接回夫人,又要索取錢財,讓人恨不得咬他一口,可是袁紹思之再三,還是決定答應下來,沒有辦法了,全是形勢所迫!

如今曹操磨刀霍霍,隨時出兵北伐,河北兵微將寡,根本無力招架,要想平安無事,必須拉攏住劉表,只要荊州出兵、南北夾擊,局勢就會為之一變了,就算不能反守為攻,起碼可以固守基業!

劉備奸滑取巧,最善於蠱惑人心了,有他在荊州四處活動,對於雙方結盟之事,可是大有益處的,就算只有一成機會,花費點金銀也值得了,就算病急亂投醫吧!

相反的,如果扣住兩位夫人,也不給金銀珠寶,進而惹惱了劉備,那就情況不妙了,此人成事或許不足,敗事絕對有余,要是一番花言巧語,蠱惑劉表投靠了曹操,兩家聯軍攻打河北,袁氏大事去矣!

因此上,明知道是個火坑,袁紹也得往裏跳,夫人要送、財寶要給,還必須多給呢,不過河北的金銀,可不是好拿的,必須付出一些代價,想到這裏,袁紹把書信傳遞下去……

“大膽狂徒,厚顏無恥,竟敢索取錢財,以為河北無人嗎,金甲武士何在,把此人拖下去,大卸八塊,千刀萬剮……”

審配擲書於地,跳腳罵了起來,指揮著金甲武士,準備擒拿住趙雲,猛虎難架群狼,趙雲再是神勇,也抵不過千軍萬馬吧?

“爾等且慢動手,子龍將軍武藝高強、忠肝義膽,乃是天下豪傑之士,老夫甚是敬佩,豈能以刀兵相待呀?

至於劉玄德所提兩事嗎,夫妻團聚,合乎人倫,金銀珠寶,猶如糞土,老夫全都答應了,不過嗎,有幾句話肺腑之言,還望將軍聆聽……

將軍本是河北子弟,武藝高強,能征善戰,何苦遠赴荊州之地,為一織席販履小兒賣命,不如留在鄴城,統領兵馬重任,老夫必然厚待之,一則親近家鄉,可以光宗耀祖;二則征戰沙場,可取功名富貴,公私兼顧,豈不美哉?”

袁紹聲音柔和,語氣誠懇,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,配上英朗的容貌,真有幾分‘明主’的架勢呢!

“大將軍禮賢下士,堪稱曠世明主,子龍將軍莫要錯失良機!”

“至於劉玄德那裏,大將軍自會派人解釋,子龍將軍不必顧慮了!”

“金甲武士在此,是大卸八塊,還是榮華富貴,速速做決定吧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與此同時,河北文武一擁而上,不斷的施加壓力,他們唱黑臉,袁紹唱白臉,恩威並施之下,如果是一般將領,必然納頭歸順了,可是白馬銀槍-趙子龍,不是一般人呀!

“玄德公帝室之胄,出身高貴,仁德之名,天下皆知,末將能盡力輔佐,乃是人生之幸也,縱然斧鉞加身,也絕不悔改!

另外嗎,蕭郎與我約為兄弟,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,立下生死之誓,普天之下,誰敢殺我?”

面對周圍的金甲武士,趙雲巍然不懼,拿出了一張底牌,自己的‘鬼面蕭郎’的大哥,誰敢冒此風險,結下血海深仇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