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三件大事壓肩頭(第2/2頁)

教師也不成問題,諸子百家之中,不乏淡泊名利,以教書育人為樂者,朝廷封他們為‘博士’,享受各種特權,專門教導學子們,另外嗎,朝廷重臣:荀彧、荀攸、程昱、郭嘉、滿寵……以及蕭逸,都會抽出時間,前來講課授徒的!

真正麻煩的是生源,不是招不到學生,恰恰相反的,想要入學的人太多了,猶如過江之鯽,數不勝數呀!

爭鳴學府-乃是天下第一學府,建築宏偉,設施齊全,內有百家學者,傳授知識,教育子弟;外有大漢朝廷,挑撥錢糧,全力支持,明眼人全看出來了,這不是一座學府,而是文武官員的搖籃呀!

如果把子弟送進去,拜訪百家名師,學習文才武藝,就是一塊朽木頭,也能刻出花朵來,不愁沒有前程呀,運氣好上一點,再跟丞相大人、大司馬,或者文武重臣成為師生,以後出將入相,也是指日可待了!

不客氣的說,學府就是一座龍門,躍過去了,飛黃騰達,躍不過去,一生平庸,為人父母者,誰不為子嗣考慮呢,因此上,托關系、找關系、求關系,利用一切手段,也要把子弟送進去!

“報!-文武百官、門閥家主攜帶子弟,前來拜見大司馬!”

“報!-軍中將校、同袍故舊攜帶子弟,來給大司馬問安!”

“報!-地方豪強、各家富商攜帶重禮,全在府門前等候著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拖關系,走後門,乃是人之常情,曹丞相性格嚴厲,執法如山,人們不敢去觸碰,只好走無愁侯府的路子,大家心裏清楚,曹操雖然兼任太師了,可是學府的具體事務,還是大司馬說了算!

面對洶湧的客人,蕭逸以充沛的精力,全部接待下來了,至於他們的弟子嗎,只要不是太差勁的,也基本都收下了,因為人情關系,還開了幾次後門呢,至於人們送的禮物嗎,毫不客氣,照單全收!

不是蕭逸貪圖錢財,而是有些時候,人不貪不行呀,曹操看似放權了,其實學府的一舉一動,都逃不出‘虎豹騎’的偵查,蕭逸兩袖清風、秉公辦理,恐怕帶來麻煩呢,倒不如黑一點、貪一點,這才讓人放心呢!

當然了,關於招收學子的事,蕭逸也有原則的,不能來一個,算一個,學府只培養精英,不是鍍金的地方,具體來說分三類:

第一類是百官子弟,凡是朝廷文武大員、地方州牧、太守的子弟,八歲以上,十八歲以下,身體健康,智力無缺者,全部進入爭鳴學府,而且是強迫入學,不準推脫的!

這樣做的目的,一是給官員們恩典,培養他們的子弟,收攏一下人心;二是威懾不臣之人,百官子弟入學府,就是變相的人質了,誰敢背叛朝廷,不聽相府調遣……呵呵!

第二類是寒門才子,凡是頭腦聰慧者,不論出身如何,不論門第高低,只要年齡合適,又能通過入學考試的,一律錄取下來,就連學習、食宿的費用,朝廷也包攬下來了!

可以預計的,未來幾十年,會有無數寒門子弟,通過爭鳴學府,成為朝廷的官員,進而形成‘寒門一黨’,與原來的士族官員,並駕齊驅,一較高低,大漢王朝的政治格局,也要隨之改變了!

第三類是功勛子弟,天下大亂,連年征戰,多少忠勇之士,陣亡沙場之上,為了告慰英靈,特許他們的後代,進入學府深造一番,如此可以鼓舞士氣,讓將士們奮勇殺敵,沒有後顧之憂了!

再就是各地的富商,他們出錢出糧,貢獻極大,蕭逸答應過的,準許商人子弟進入學府,如今一一兌現了!

以上兩件事情,雖然有一些困難,在蕭逸的巧妙推動下,還是順利的解決了,可是第三個問題,真讓人頭疼欲裂呢……清官難斷家務事,蕭郎準備嫁妹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