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百家爭鳴(六)(第2/3頁)

不過嗎,儒家‘毒舌’之名,可不是白叫的,既然出身、能力、功績、威望……全都沒問題,那就從私生活下手,禰衡一番鼓吹下,把蕭逸說成了蘿莉控、怪大叔,也算潑了一身汙水吧!

“呵呵!……先生博學多才,見識獨特,讓人欽佩萬分,在下學識淺薄,有一事請教先生,漢高皇帝與開國眾臣,都是什麽出身呢?”

在蕭逸的眼中,禰衡就是一個娃娃,調皮搗蛋,不服管教,對付這種滾刀肉,好言說教沒用,唯有以毒攻毒,狠狠的打一巴掌了!

“漢高皇帝以及開國眾臣……這個嘛,王侯將相,寧有種乎,只要建功立業,何必在意出身呢!”

禰衡精通史書,自然清楚漢高皇帝,以及開國眾臣的底細了,劉邦是村痞無賴,後來做了泗水亭長,蕭何、曹參是衙門小吏,樊噲是屠狗的,周勃是吹鼓手,灌嬰是賣布的,夏侯嬰是趕車的,其余韓信、陳平、英布、王陵、陸賈……不是自耕農,就是流浪漢,沒一個出身高貴的!

不客氣的說,大漢高祖劉邦、以及開國眾臣的出身,還比不上曹操、以及麾下文武重臣呢,前者全是無賴、窮鬼,後者好歹有幾個士族、富戶!

儒家講究‘君君臣臣’,你罵誰都可以,就是不能罵皇帝,尤其是開國皇帝了,那會以下犯上、誅滅九族,還要背上‘亂臣賊子’的罵名呢,因此上,禰衡含糊其辭,用一句‘王侯將相,寧有種乎’,把這件事糊弄過去了!

問題是,剛諷刺了一眾文武重臣,說他們出身卑微、操持賤業,現在又說英雄不問出身,這種自相矛盾的說辭,對於一位噴子來講,絕對是奇恥大辱呀,禰衡面色羞紅,氣焰也弱了三分!

“先生剛才一番言語,諷刺滿朝文武重臣,能力不足,屍餐素位,不知先生之才,又能做些什麽呢?”

打人專打臉,罵人罵到死,蕭逸步步緊逼,又挖出一個大坑!

“在下不才,天文地理,無一不通,三教九流,無所不曉,上可以致君為堯、舜,下可以配德於孔、顏,豈與俗子共論乎?”

噴子的特點之一,拼命貶低別人,努力擡高自己,禰衡也不例外,開始給自己刷色了!

“呵呵!-大話無用,事實為證,西涼-敦煌郡,尚缺少一位太守,先生能否接此重任,三年小成,五年大治呢?”

敦煌郡-窮山惡水,民風彪悍,經常發生民亂,官府無力制約,前後派了七任太守,全都沒幹長久了,四位棄官不做,回家抱孩子去了,三位死於民亂,落了個屍骨無存!

為了此事,西涼刺史-鐘繇,沒少向朝廷上訴苦,希望派來一位幹吏,處理敦煌郡的政務,問題是,朝廷官員也不傻呀,誰也不往火坑裏跳,敦煌太守一職,也就成了燙手山芋了!

“這個嘛……文治之事,在下卻不擅長,朝廷還是另請高明吧,慚愧了!”

敦煌郡的事情,禰衡也略知一二,自然不肯往火坑裏跳了,只能厚著臉皮,承認本領不濟,氣焰又弱了兩分!

“先生不善文治,必有武功,西涼諸郡,時常受到匈奴騷擾,先生可否統領一支人馬,直搗匈奴王庭,執其單於問罪階下呢?”

“這個嘛!……在下體弱多病,受不住大漠風沙,統兵征戰之事,還是另請高明吧,慚愧呀!”

禰衡再次搖頭,自己不會武藝,更加不通兵法,出征大漠,激戰匈奴,名將李陵尚且全軍覆滅,自己恐怕屍骨無存呢!

“孫氏兄弟,稱霸江東,不服朝廷政令,先生口才了得,能否說服他們,倒戈卸甲,以禮來降呢?”

“這個嘛!……江東猛虎,專橫霸道,言辭難以動其心,朝廷另請高明吧,在下很慚愧呀!”

“天下大亂,征戰不斷,朝廷府庫空虛,連年入不敷出,先生可有辦法,聚集錢財,囤積糧草,為大軍準備器械嗎?”

“這個嘛!……還是另請高明吧,在下萬分羞愧!”

禰衡回答一次,就要後退一步,小臉通紅,氣焰全無,如果地上有縫隙,他一定鉆進去了,真是無地自容!

“先生文武不成,高低不就,除了大話欺人,對國家毫無用處,真是一個衣架、飯囊、酒桶、肉袋呀!”

世上最惡毒的,莫過於以彼之道,還施彼身了,蕭逸把彌衡說過的話,一字不差的奉還回去了!

“好!-好!-好!……大司馬威武!”

蕭逸每問一句,文武重臣以及百家學者,就跟著大喊一聲,搖旗呐喊,站腳助威,看到‘毒舌’挨噴,他們是心花怒放,真是解氣呀!

“你!你們!……氣煞我也!……噗!”

禰衡出道以來,上噴文武重臣,下噴地方豪強,中噴諸子百家,一向是無往不利,萬萬沒想到,強中自有強中手,噴子遇到噴子王,羞愧難當,氣火攻心,頓時噴出一口鮮血,人也倒地昏迷不醒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