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商人獻金(第2/3頁)

這個時候,商人們才微微擡頭,窺視著上面的蕭逸,這位大司馬-面帶笑容,目射金光,一點殺伐之氣也沒有,反而感覺到一股熟悉的味道,那是商人的貪婪之氣!

“天下大亂,社稷不安,凡是大漢子民,皆應為國岀力,今日請諸位前來,乃是有一事商議……”

蕭逸向外一招手,親兵們擡上一座沙盤,上面房舍精致、雕梁畫棟,正是‘爭鳴學府’的模型!

“為國效力,理所應當,商人雖然卑微,也有一份赤膽忠心,只要大司馬吩咐下來,我等必然竭盡全力!”

能夠成為大商人的,皆是七竅玲瓏心,幾句言語之間,就明白蕭逸的意思了,這是想讓他們獻金呀!

天下大亂,征戰不斷,花錢猶如流水一般,可是民間十室九空,田地大片荒蕪,上繳的錢糧很少,無奈之下,諸侯們打起了商人的主意,讓他們捐獻錢財、糧食,還美其名曰:‘為國獻金’,其實就是一種變相勒索!

明知道被勒索了,商人們只能捏著鼻子認下,誰叫人家有權有勢、有刀有兵,而自己只有金錢呢,就像是惡狼吃羊,天經地義!

萬幸的是,大司馬男兒本色,傲上而不辱下,恃強而不淩弱,只與英雄豪傑為敵,從不欺負貧民百姓,這次對他們商人下手,也不會太兇殘了,想到這裏,商人們互遞目光,商議著獻金的數目,恐怕沒有千金之數,走不出侯府大門吧?

“商人奔波四方,日夜操勞,才能賺取一點血汗錢,爾等有心報效國家,本大司馬也有三項回禮,其一:諸位獻金的義舉,全部銘刻石碑上,放置於爭鳴學府,千秋萬世,以譽後人!”

蕭逸讓商人們獻金,一是籌備爭鳴大會,二是擴建爭鳴學府,作為教育投資人,理應給他們一份榮譽!

“銘刻石碑,放置學府,無數學子,崇敬萬分……這買賣不算虧本呀!”

商人重利也重名,花費一些金錢,換一份好名聲,他們還是樂意的,不少人計算得失之後,把計劃獻金的數量,又翻上了一番!

“其二,凡是參與獻金之人,可以成為侯府門客,以後遇到麻煩事了,本大司馬為你們撐腰!”

商人為四民之末,深受世人歧視,蕭逸卻很清楚的,這些人的力量有多大,兩千年後的世界,多少大國的政權,就是操縱於商人之手!

即使是秦、漢時期,商人也大有用處,只是歷代統治者,沒能利用這股力量罷了,既然如此,那就為我所用吧,不要忘記了--金錢可以役鬼通神!

“屬下參拜大司馬-盡心竭力,誓死效忠!”

聽道第二項回禮,商人頓時坐不住了,再次行大禮參拜,上次是拜大司馬,這次是拜見主公!

成為無愁侯府的門客,對商人們好處極多,靠上一顆大樹不說,面子上也極為光彩,以後不用坐牛車了,全換成漂亮的馬車,再鑲上侯府的‘天狼標志’,絕對的牛皮哄哄……至於獻金數量,再翻上一番吧!

“第三項回禮嗎,諸位的子侄之中,若有出色的俊傑,本大司馬可以做主,送他們進爭鳴學府深造!”

蕭逸指著學府模型,就像後世一樣,為人父母者,花錢送子女進好學校,也算一種教育投資吧!

“大司馬-大恩大德,是我們的親生父母、再造爹娘呀!”

“小人願意獻金一萬,支持學府的建設……小人獻金一萬五千,只求多送幾位子弟求學!”

“傾家蕩產也值了!……小人獻金兩萬,以後每年再獻五千金,只求兒孫脫胎換骨,可以走上仕途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商人們不是跪拜了,而是匍匐在地上,行五體投地之禮,在他們的心目之中,已經把蕭逸奉為神明了!

商人不得為官,這是漢家幾百年的規矩,縱然是昏庸的漢靈帝,也不把官職賣給商人,因此上,他們雖有百萬家財,社會地位卻很底下,只能做挨宰的肥羊!

現在不一樣了,爭鳴書院什麽地方,諸子百家執教,天下學子匯聚,從那裏出來的人,必然仕途順利、出將入相,他們的子弟進去深造,就可以擺脫商人身份,變成朝廷的官員了!

退一步說,就算子弟們做不成官,可是他們一起的同學,日後都是朝廷官員,互相幫襯之下,也能一世榮華富貴了,這個買賣做的,真是大賺特賺了……至於獻金數目,再翻上兩番吧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接受如此多的獻金,蕭逸也是眉開眼笑,當即在大堂設宴,好好款待一眾商人,等到酒足飯飽之後,這才端茶送客,並讓管家宋忠,把眾人送出了門口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