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五章無愁紙、印刷術!(第2/2頁)

華夏民族是聰明的,西漢武帝時期,有人以黃麻為原料,制造出一種‘黃麻紙’,質地柔軟,色澤光亮,攜帶起來也很方便,可惜造價太貴了,難以大規模普及!

到了東漢明帝年間,出了一位聰明的宦官-蔡倫,此人別出心裁,用樹皮、麻頭、破布、爛漁網為材料,制造出一種廉價紙張,稱之為‘蔡侯紙’,算是向前邁出一大步!

話又說回來了,一分錢,一分貨,‘蔡侯紙’造價低廉,可惜原材料沒選好,加上一些工藝缺陷,制造出來的紙張,色澤混濁,幹硬易裂,書寫上文字之後,容易變成一團黑疙瘩,字跡模糊,難以辨認,因此上,人們寧可使用笨拙的竹簡,也不接受這種‘蔡侯紙!’

蕭逸身為穿越一族,為了推動社會文明進步,自然要煽動幾下蝴蝶翅膀了,他根據前世的記憶,改革了造紙技術,精簡了工藝流程,放棄木纖維,改用竹纖維,經過反復實驗之後,制造出一種物美價廉的紙張,至於名字嗎,就叫‘無愁紙!’

無愁紙-潔白如玉,質地柔軟,易攜帶,可裝訂,造價也很低廉,墨水寫在紙上,黑白分明,字跡清晰,可以長久保存下去,諸子百家見到之後,一定會欣喜若狂的!

當然了,有紙無字,等於白搭,文化要想傳播開來,就需要大量的書籍,光靠著人工抄寫,一字一句、一行一頁,耗費精力不說,速度也太慢了,要想獲得大量書籍,必須用到印刷術,這也是蕭逸的第二份禮物!

“回稟大司馬,您委托老夫的事情,已經置辦妥當了,這是模具樣品,還請過目一下!”

人影閃動之間,一身青袍的賈詡,邁步走進了大堂,懷中緊抱著一個鐵盒子,如同絕世珍寶一般!

忍受不了書籍的誘惑,賈詡留在無愁侯府,成為了一名高級門客,每天品嘗美酒,閱讀書籍,日子倒也逍遙自在,此人號稱‘毒士’,卻也博學多才,嗜書如命,蕭逸就把印刷術的事情,全權交給賈詡督辦了,看來效率很高嗎!

“小子見過文和先生,近日研讀太公《六韜》,遇到了幾處疑難,還望先生賜教一二!”

賈詡進來之後,郭逸反應最快了,上前行禮、攙扶落座、獻上茶水,服侍的殷勤無比,完全是弟子之禮!

俗話說:‘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’,賈詡是亂國毒士,郭奕是腹黑小子,二人性格類似,人品相同,都是暗黑類的角色,同住在無愁侯府中,自然的混到一起了,而且相處極為融洽!

郭奕佩服賈詡,一步三毒計,計計斷人腸,狠辣的一塌糊塗,比起父親的兵家詭道,這種厚黑之學,更適合自己的胃口呢,一定要全部學過來!

同樣的,賈詡欣賞郭奕,小小年紀,滿腹壞水,臉皮比城墻還厚,為人又聰慧好學,有心好好調教一下,日後繼承自己的學問!

一個有心學習,一個用心教導,二人相處融洽,大有相見恨晚之意,估計用不了多久,就要正式舉行拜師禮了,那個時候嗎,天雷遇地火、大毒教小壞,不知多少人倒黴呢?

“有勞文和先生了,此物一旦問世,印刷書籍,傳播文化,利在千秋萬代,真是功德無量呀!”

蕭逸接過鐵盒子,打開仔細觀看,裏面全是一分大小,黃泥塑造的小方塊,刻上反轉文字後,再用烈火燒制成陶,足有幾百個之多,可以隨意組合、千變萬化,正是華夏文明之一--活字印刷術!

有了上好的紙張,再加活字印刷術,各種珍貴古籍,想要印多少,就能印多少,憑著這兩樣東西,何愁諸子百家不服,文昌盛世不造呢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報!--皇宮內送來一份請柬,請大司馬親自過目的!”

眾人談話之間,侍衛長-小斌走進來了,手托一份粉紅色請柬,上面八個字:‘海燕手書,蕭郎親啟!’

蕭逸不敢怠慢,連忙打開觀看,只見字跡清秀,飄逸若仙,略帶一股女兒香,正是海燕公主的親筆,裏面的內容是:‘邀請蕭逸,兩日之後,許昌城北狩獵,並騎馳騁山野,懷念故人之情!’

“海燕公主聰慧過人、魄力十足,為了大漢江山社稷,她什麽事都做的出來,恐怕沒安好心呢……我是去赴約?還是不赴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