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一章路人甲-叔梁紇(第2/2頁)

相對的,遠處觀望的人群,卻是鴉雀無聲,尤其一些細皮嫩肉、面帶書卷之氣的人,雙拳緊握,渾身顫抖,目光中滿是擔心之色,生怕蕭逸抵抗不住,真的下馬行禮,那就功虧一簣了!

現在的雙方對峙,不止是蕭逸、孔融個人恩怨,還關系著諸子百家的命運呢,數百年以來,儒家影響不斷擴大,勢力遍布天下各州,其余門派勢力衰弱,只能一退再退,隱居深山老林、荒野孤村,偷偷的教導弟子,勉強延續門派學說!

這次丞相府發布政令,‘放開學論自由,重現百家爭鳴’,對於諸子百家來說,固然是一件大好事,不過嗎,長期的壓迫之下,他們實在是害怕了,擔心儒家大舉反撲,相府承受不住壓力,會取消剛發布的政令!

因此上,諸子百家學派,一邊聯絡門人弟子,準備走出山野,再次參與國家政務,一邊派人潛入許昌城,偵查一下局勢發展,以免掉進陷阱中!

蕭逸是曹營首席大將,又是曹家女婿,他的一舉一動,可以作為政治風向標了,今天的激烈對峙,如果蕭逸贏了,諸子百家就會出山,與儒家子弟一較高低,如果蕭逸輸了,他們只能潛伏山野,苟延殘喘罷了!

諸子百家的興衰,天下大勢的走向,就看蕭逸如何應對了,一人興邦,一人亡國,就是如此!

“夫子開設私學,教導子弟,傳播儒家文化,有大功於天下,理應上前參拜的,不過嗎,今天真的不行,因為你們承擔不起!”

蕭逸端坐不動,目光如電,在孔氏父子、以及一眾儒生身上掃過,充滿了戲虐之色,而後舉起了白木板,上面一排大字:陬邑大夫-叔梁紇之靈位!

叔梁紇-一個沒本領、沒功勛、沒著作,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,國人對他的了解,更是少的可憐呢,屬於‘路人甲’的角色,不過嗎,在儒家子弟心中,此人可是大大有名呀!

叔梁紇,祖上為宋國君之子,後來流落到了魯國,因為出身貴族,兼會一些武功,成為了陬邑大夫,後來娶妻施氏,一連生了九個女兒,又納妾一名,生個兒子-孟皮,因為有足疾,不能做為繼承人,在子嗣的問題上,一直很是苦惱!

叔梁紇六十六歲的時候,到鄉下收取租賦,遇到了一名貧家女-顏徵在,於是乎,老地主色心大起,就在荒郊野地中,推倒了十五歲的少女,結果春風一度之後,少女生下一個男嬰,因為懷孕期間,顏徵在在尼丘山祈禱,故起名為-孔丘,字仲尼!

說到這個份上,大家都明白了吧,老死鬼-叔梁紇,就是孔子的生父,雖然是‘野合生子’,面子不太光彩吧,可是父子血緣,誰也改變不了滴!

“你!……我!……氣死了……我的祖宗呀!”

看清木板上的字跡,儒生們目瞪口呆,驚掉了一地下巴,尤其是孔融父子,渾身顫抖,雙目噴火,恨不得上前拼命,又不敢挪動一步,倒不是懼怕蕭逸,而是怕他手中的牌子,如果不小心碰壞了,他們萬死難贖其罪呀!

儒家以‘仁愛、忠孝’為核心,最看重天理人倫了,孔子德高望重,也讓門徒捧成了聖人,可是面對自己的父親,也只能乖乖下拜了,同樣的,孔融身為後代子孫,看到了祖先的牌位,也要夾著尾巴做人呢!

孔融心裏清楚,蕭逸舉著的木板,就是隨手撿來的,不值錢的普通原木,可是寫上一行字之後,對於孔氏子孫來說,它就重如泰山一般了!

“大膽孔文舉,見了祖先靈牌,竟敢站立不拜,如此不知禮術,莫非要數典忘祖嗎……跪下!”

蕭逸高坐馬背,高舉白木靈牌,代表著孔氏祖先,大聲斥責著子孫,真是義正言辭,底氣十足--解恨呀!

“不孝子孫-孔文舉,叩拜祖先靈牌,剛才的失禮之處,還望祖先寬恕,孫兒回家之後,自當抄寫《孝經》百遍,以為贖罪之用!”

縱然一萬個不願意,孔融還是帶著兩兒子,跪倒在地,三拜九叩,表現的畢恭畢敬,可是在圍觀者眼中,他叩拜的不是祖先,而是一臉邪笑的蕭逸!

“噗通!……噗通!”

孔融都跪下行禮了,儒生們面面相覷,不知所措,最後也跪倒在地,向著孔子父親的靈牌,以及舉著靈牌的蕭逸,乖乖的大禮參拜,這個啞巴虧吃的,他們真是窩心死了!

“萬勝!-萬勝!--大司馬萬勝!”

遠處圍觀的人群,突然狂呼起來了,聲如霹靂,直沖雲霄,雙方較量的結果,蕭逸大獲全勝,狠狠的挫折儒家銳氣,經過此事之後,諸子百家出山,再起天下風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