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章儒家的反擊!(第2/2頁)

玄武大街-中大夫府,黎明時分,孔融早早的起床了,沐浴身體之後,頭戴儒生冠,身穿紫金裳,腰系白玉帶,一副春秋時期-魯國大司寇的裝束,這是孔家祖傳的服飾,子孫穿戴幾百年了,還會繼續流傳下去……

“孔氏不肖子孫,啟稟列祖列宗,奸臣當道,霍亂綱常,上欺天子,下壓群臣,今又頒布亂命,威脅儒家根基……後世子孫無能,只有借助先祖之威,震懾奸邪,護衛儒家!”

整理衣冠之後,孔融帶著兩個兒子:孔禮、孔樂,來到了孔氏家廟中,焚香上拜,三跪九叩,獻上一只羊、一頭豬、一壺酒……以‘少牢’的禮節,祭祀列祖列宗,又祈禱了一番之後,把祖先-孔夫子的靈牌請下,要想號召萬千儒生,這就是最好的‘旗幟!’

“子曰: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!”

“子曰: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,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!”

“子曰: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…………”

接下來,孔融舉著靈牌,帶著兩個兒子,邁步走出了府邸,後面跟著幾十位仆人,每人舉著一面條幅,上面鳳飛鳳舞,寫著《論語》的名句,一邊緩緩前行,一邊大聲誦讀……

孔夫子的名望,隨著儒家文化傳播,早已深入人心了,夫子靈牌所到之處,行人下跪行禮,表現的畢恭畢敬,還不時有儒生加入,隊伍的規模不斷擴大!

一個時辰之後,孔融的遊行隊伍,已經發展到千余人,既有朝廷官員,也有青衫儒生,大家朗誦《論語》,義憤填膺,誓死捍衛儒家地位,眼看時機成熟了,孔融領著隊伍出東門,直奔‘爭鳴台’而去……

還有數萬名百姓,跟在隊伍後面,等著看熱鬧呢,這也是漢人的劣根性之一,不過嗎,也有一些有心人,想借著這次機會,看看‘開放學論自由,再現百家爭鳴’的事情,究竟有幾分機會……

對於這次示威遊行,孔融有十足把握,他反復盤算過了,無數蕭逸如何應對,都會成為失敗者!

如果蕭逸心生畏懼,不敢抗拒儒家權威,孔融就用惡毒言辭,好好的羞辱他一番,出胸中一口惡氣……再帶著信徒們,拆毀‘爭鳴台’,如此一來,辯論大會開不成,儒家的地位就保住了!

相反的,蕭逸沒有畏懼,必然派軍隊鎮壓,雙方一旦沖突起來,自己趁亂摔碎‘夫子靈牌’,把一盆臟水潑到蕭逸頭上,讓他成為儒家公敵,千夫所指之下,就算罵不死他,也能罵臭了他!

不過嗎,孔融高興的太早了,隊伍出城沒多久,就遇到麻煩了,不是有人阻攔,而是天公不做美……

“吱了!……吱了!……吱了!”

七月盛夏,驕陽似火,恰好晴空萬裏,一點雲彩也沒有,人們汗流浹背,頭昏腦脹,就是強壯的漢子,身體也要吃不消了,何況一群搖頭晃腦、身體虛弱的儒生呢?

隊伍走出十幾裏,就有儒生掉隊了,接二連三,越走越慢,原本高昂的士氣,也在慢慢的消退中,尤其一些白發老儒,直接中暑暈過去了,幸虧看熱鬧的有好人,把他們擡到車上休息,否則非出人命不可!

“祖宗保佑!-祖宗保佑!……賜予一片陰雲吧,熱死不肖子孫了!”

孔融也是白面書生,平時四體不勤,五谷不分,那受過這個罪呀,雙腿灌鉛了一樣,沉的邁不開步,原本整潔的服飾,也變得亂七八糟了,不是兩個兒子攙扶著,他就要找孔氏祖先,去請教《論語》心得了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孔融帶領上千儒生,浩浩蕩蕩沖過來了,聲稱拆毀‘爭鳴台’,還舉著孔夫子的靈牌……真是天助我也!”

許昌城東-建築工地上,蕭逸一手持蒲扇,一手抱瓜果,正坐在樹下乘涼,聽到消息之後,真把他嚇了一跳,儒家子弟-又臭又硬,打不得,殺不得,還罵不過,真的很難招架呢!

不過嗎,聽說領頭的孔融,高舉著祖先-孔子靈牌,作為鬧事的號召,蕭逸頓時松了一口氣,身為穿越一族,無數的影視、戲曲、小說……全都告訴過他,如何破解這一招,不過嗎,還需要一點道具才行!

於是乎,按照劇本安排,蕭逸找來了原木、匕首、筆墨……開始準備起來,還派出一名親兵,回侯府取一樣東西,一樣克敵制勝的寶貝,此物一出,天地失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