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七章蕭氏底蘊,深不可測!(第2/3頁)

其次,就是曹仁、曹洪、夏侯惇、夏侯淵為核心,形成的宗族將領集團,這些人擔任要職,手握兵馬重任,絕對是實權派人物,而且對於丞相-曹操,具有極大的影響力,張繡若投奔過去,必可安身保命呀!

問題是,當初的宛城之戰,除了大公子曹昂,另有曹氏子弟數十人,盡皆死於亂軍之中,因為這件事情,曹氏、夏侯氏的將領們,對張繡恨之入骨,沒出手陷害就不錯了,豈會接納仇人呢!

最後一個派系,就是大司馬-蕭逸為核心,異姓將領組成的集團了,他們皆是軍中悍將,手中握有兵權,大都是寒門子弟,沒有門第之見,只要是豪傑之士,他們都衷心歡迎的!

最為重要的是,張繡的叔父-張濟,與蕭逸交情深厚,當初身負箭傷,垂死彌留之際,還特意囑咐過呢,若是走投無路之時,可以去投奔蕭逸,念在舊情之上,可保侄兒平安無事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計議已定,張繡攜帶重禮,前往無愁侯府,尋求蕭逸的保護,為了促成此事,一向躲在幕後的賈詡,也陪同張繡而來,對這位‘鬼面蕭郎’,他也充滿了好奇心呢!

俗話說,‘閻王好見,小鬼難搪’,前來無愁侯府之前,張繡準備了不少金錠,就是打發下人用的,也好順利進入府門,誰能想到呢,事情恰恰相反,金錠一個沒用到,直接進了侯府書房,然後嗎,就是漫長的等待了……

侯府侍衛轉告說,只要一盞茶時間,大司馬就會前來了,可是張繡喝了八碗茶水,也沒見到一個人影呀,弄的是焦躁不安,有心問問賈詡吧,這位毒士雙眼發直,口水橫流,已經喪失思考能力了,原因很簡單,侯府的書房太特別,也太吸引人了!

尋常人家的書房,不過是小屋一間,方圓數丈之地,一榻一案,一筆一墨,幾副字畫……至於書籍數量嗎,能有上百卷竹簡,已經相當不錯了,要知道,兩漢時期文化未開,書籍還是稀罕之物,縱然是門閥世家,收藏也是有限的!

無愁侯府的書房,那就完全不同了,乃是一個獨立院落,裏面一排五間高屋,全部水磨石修葺的,既堅固,又防火,幾百年也不會坍塌,內部打通為一體,寬五丈有余,長達二十四丈,說是一座小宮殿也不過分了!

內部裝飾更是豪華,黑色硬木的地板,光澤可照人影,白色絲綢的窗紗,采光性非常良好,桌案臥榻、筆墨紙硯、文玩字畫……應有盡有,還立著幾十座書架,上面堆滿了竹簡、木牘,起碼有幾千卷呢,就是大漢太學之中,也沒有如此數量呀!

無愁侯府藏書如此之多,自然不是買來的,因為這個時代嗎,書籍乃是傳家之寶,想買也買不到的,而是一點一點積攢下的,主要歸功於三個人:蕭逸、曹節、蔡文姬!

蕭逸統領兵馬,四方攻城略地,每攻克一座城池之後,別人劫掠金銀珠寶、美貌女子,他卻喜歡搜集書籍,不管種類、新舊、好壞……統統的保護起來,再運回侯府之中,整理修補之後,收入書房之中,有時運輸車輛不足,蕭逸寧可扔掉一些錢財,也不放棄一卷書籍,稱之為‘無價之寶!’

曹操就是愛書之人,號稱‘手不釋卷’,在他的影響之下,曹家子女文采斐然,個個喜歡閱讀書籍,曹節出嫁之前,特意把相府的藏書,全部抄錄了一份,作為自己的陪嫁,帶進了無愁侯府,足有數百卷之多呢!

至於蔡文姬嗎,其父是一代大儒蔡邕,家學淵源,深厚無比,本人又聰慧無比,有過目不忘之能,自從嫁入侯府之後,憑著自己的記憶力,硬是默寫了數百卷書籍,極大豐富了書房收藏呢!

“以金銀為財富者-可以為商賈,以田宅為財富者-可以為豪強,以書籍為財富者-上天入地,無所不能,蕭氏一族底蘊如此,前途不可限量呀!”

遊覽過書房之後,賈詡心中起伏不定,發出了許多的感慨,原以為蕭逸能征善戰,算是一代良將,可與衛青、霍去病相提並論!

今日觀看侯府藏書,賈詡明白過來了,鬼面蕭郎-文武雙全,出則為將,入則為相,至於日後的成就嗎,恐怕可與伊尹、霍光比肩了,如果運氣好一點,或有‘魚躍龍門’之變呢!

另外嗎,賈詡一向淡薄名利,對於高官厚祿、金銀珠寶、美女佳人……統統的不感興趣,平生唯一的嗜好嗎,就是閱讀書籍了,現在看到幾千卷藏書,豈能不心動呢?

他甚至有一種想法,辭去軍中職務,來無愁侯府做一個門客,不求金銀俸祿、不求錦衣玉食,粗茶淡飯就可以了,只有一個要求,讓他打理這座書房,每日與書籍為伴,人生再無所求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