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三章論功行賞,加官進爵(上)(第2/3頁)

就像以前的朝會一樣,行過君臣之禮後,小皇帝就一言不發了,乖乖的做個木雕泥塑,朝廷的軍政大事,曹操一言決之,根本不做任何請示!

“官渡大戰期間,丞相親臨戰陣,指揮有方,以弱勝強,大破袁賊,論功績無人可比呀!”

“丞相大人內輔政務,外討叛逆,功德之盛,曠古未有,必當厚加封賞,方可酬其功勛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關於犒賞的事情,丞相府早就決定下了,今天來到朝堂之上,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,文武百官紛紛進言,認為丞相大人英明神武,守護江山社稷無恙,應為大漢第一功臣,不過嗎,如何封賞是個難題?

論官職,曹操是大漢丞相,執掌軍政大事,手中權利之大,天下無人可比;論爵位,冊封為武平縣侯,擁有食邑一萬戶,作為一名異姓臣子,已經是登峰造極;論待遇,劍履上殿,參拜不名,進出皇宮,隨心所欲,堪稱是無冕之王!

如此高的官職、爵位,要想再加封賞的話,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了,因此上,一些阿諛奉承之徒提議,加封曹操為公爵,賜予九錫,相仿周公之事,輔佐當今天子,總督一切軍國大事,此提議一出,朝野上下議論紛紛,文武百官惶恐至極,小皇帝更是寢食不安,一夜之間噩夢不斷!

要知道,漢高祖-劉邦殺白馬盟誓:‘非劉姓不得封王,非功臣不得封侯’,因此上,臣子的最高封賞就是侯爵,就連霍光、竇憲、梁冀、董卓……幾位權臣,飛揚跋扈,廢黜天子,也沒敢破壞祖制呢!

當然了,萬事皆有例外的,大漢四百多年統治中,唯一的公爵就是-王莽,曾經封爵:‘安漢公’,執掌一切軍政大權,而後代漢自立,做了八年的‘新朝’皇帝,因此上,漢家君臣對公爵格外敏感,一旦曹操獲得這個爵位,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王莽呢?

萬幸的是,恐懼沒有成為現實,冊封公爵的提議被否決了,還是曹操親自否決的,嚴禁任何人議論比事,倒不是奸雄心慈手軟,對公爵之位不敢興趣,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!

現在的天下大勢嗎,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,又取得了官渡大勝,已經是最強的一股勢力了,不過嗎,百足之蟲,死而不僵,袁紹仍擁有河北之地,實力上不可小覷呢,再加上孫策、劉表、劉璋、張魯……割據一方,手握重兵,同樣也不能輕視!

一旦曹操自立公爵,諸侯們以此為借口,就會組成多方聯軍,共同進攻許昌城了,俗話說:猛虎難架一群狼,曹軍再是驍勇善戰,也架不住諸侯聯軍吧,就算是僥幸取勝了,也要付出慘重代價,對於平定天下九州,帶來很不利的影響!

再者嗎,漢室四百年基業,盤根錯節,深入人心,擁有不少死忠之臣,願與大漢共存亡,就連荀彧、荀攸之流,內心也是傾向漢室的,曹操一旦強稱‘公爵’,朝廷必然四分五裂,一場腥風血雨下來,不知死傷多少人才呢!

外有諸侯,虎視眈眈,內有漢臣,誓死不從,正是考慮到這兩點,曹操否決了封公爵之事,要想爭霸天下,即要有武功,也需有權謀,沒必要為小小虛名,弄得引火燒身呀!

曹操不願意做公爵,可是豐功偉績之下,又不能沒有封賞呀,這可真是個難題了,好在群臣別的不行,權術之道卻很精通,一番討論之後,拿出了變通之法,共計三項封賞:

首先:加封曹操‘大漢攝政丞相’的稱號,總督一切軍政大事,位列文武百官之上,以前挾天子以令諸侯,畢竟只能做不能說,現在沒有問題了,擁有了‘攝政丞相’之名,可以明正言順的,代天執政,淩駕群臣,真可謂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!

其次:給曹操增加三郡食邑,共計是五萬戶,這個數字超過了縣侯,堪稱一位諸侯王的封地,這叫做‘沒有王侯之名,卻有王侯之實’,丟掉一些虛名,換來極大實惠,一點也不吃虧呢!

最後:確認曹操的直系祖先,乃是開國功臣之一-曹參,並且昭告天下,載入青史,要知道,曹操是太監養孫,出身汙穢至極,飽受世人的白眼,現在好了,洗白了自己的出身,對以後的政治生涯,具有極大的幫助呢!

“丞相大人功蓋華夏,仁德無雙,受此三項封賞,乃是天經地義……天下萬民,拭目以待!”

就這樣,三項封賞一出來,曹操頻頻點頭,表示非常滿意,群臣溜須拍馬,稱贊之聲不絕,小皇帝翻著白眼,心裏面不高興,卻又無可奈何,只能加蓋上玉璽,正式頒布天下了!

接下來嗎,大朝會繼續進行,又是一番議論之後,確定了第二位功臣-蕭逸,如何封賞這位大司馬,又成了一個大難題,蕭郎功高,賞無可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