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八章菩薩心腸,屠夫手段(上)(第2/3頁)

“來人呀……端上食物,分發眾人,讓他們吃飽喝足了,再聽取命令不遲!”

蕭逸大手一揮,身後出現一支火頭軍,擡著成筐的大餅、饅頭、米飯……還有噴香的肉湯,俗話說的好,吃飽了不想家,要想安撫俘虜之心,沒有比食物更好的了!

“呼嚕!……呼嚕!呼嚕!”

俘虜們饑餓久了,看到噴香的食物,那裏還忍受的住呢,紛紛的圍攏過來,吃的格外香甜,當然了,也有一些聰明人,在吃飯的時候,在暗暗的思考著……

按照戰場上慣例,讓俘虜們飽餐一頓,只有兩種可能:一是在放生之前呢,吃上一頓飽飯,也好有力氣走回去;二是人頭落地之前,吃上一頓斷頭飯,免的做了‘餓死鬼’,現在的情況來看嗎,第二種可能性更大一些……

一想到吃飽之後,可能要小命不保了,俘虜們頓時驚慌起來,有的以手捂臉,哭泣不止,想念遠方的親人;也有性格兇悍之人,悄悄的撿起幾塊石頭,準備拼個魚死網破!

天生萬物,皆有求生之心,小雞雛挨刀之前,還要撲騰幾下翅膀呢,何況是大活人呢,幾十萬的青壯俘虜,如果齊心合力的話,就算沖不出包圍圈,也能拼個血流成河,總比任人宰割強一些吧?

“青、幽、冀、並四州的將士們,袁氏父子暴虐無道,窮兵黷武,如今戰敗逃亡,乃是咎由自取也,丞相大人順應天心民意,不日出兵北伐,袁氏滅亡之日,已經為期不遠矣!

不過嗎,四州生靈無罪,眾多將士無辜,凡是歸順朝廷者,還請自行站出來,願意從軍入伍者,分發鎧甲、兵刃,從此為國效力,厭惡征戰沙場的,分發田地、耕牛、種子……從此耕種為生,安居樂業!”

大司馬有令:告知青、幽、冀、並四州將士……

大司馬有令:告知青、幽、冀、並四州將士……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點將台上,蕭逸開始訓話了,他每說出一句,將士們就呐喊一句,聲浪猶如驚雷一般,滾滾的傳播開來,確保讓每一名俘虜,全能聽的清楚明白……

“袁氏暴虐無道,塗炭四州生靈,早就該滅亡了!”

“大司馬神威無敵,我等願意跟隨麾下,一直打到天涯海角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袁氏父子刻薄寡恩,早就喪失河北民心,聽完蕭逸的喊話之後,不少人都心動了,紛紛的跪倒在地,表示願意歸順朝廷,投入大司馬麾下!

天下大亂之際,建功立業之時,不少的河北子弟,就是以蕭郎為榜樣,帶著兵刃、馬匹離開家鄉,投入到軍伍之中,想殺出一份榮華富貴,因此上,他們對蕭逸格外崇拜,現在有機會投入麾下,自然是千肯萬肯了!

另外嗎,俘虜中不乏孤身一人,無牽無掛的家夥,那裏不能活命呢,河北苛捐雜稅,多如牛毛一般,百姓們難以生存下去,還不如留在曹軍治下,好好的耕耘土地,這邊的日子好過多了……

“隆!……隆!隆!”

片刻之後,自願留下的人站出來了,黑壓壓的一望無際,起碼有十幾萬人,如此眾多的俘虜,交給誰來統領呢,若是安排不當,沒準會出事端呢?

“張郃、高覽何在?……這些人就交給你們負責了,強壯者入伍為軍-征戰四方,瘦弱者落戶為民-安居樂業,至於需要的軍械、錢糧、耕牛、種子……自會有人送來的,一切都不用擔心!”

以降將,領降兵,上下不疑,同心同德,這就是蕭逸的氣魄了,他要的不止是收編俘虜,更重要的是人心歸順!

“多謝大司馬信任,賦予如此重任,我們二人盡心竭力,不敢稍有懈怠,日後軍旗所指,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!”

張郃、高覽大喜過望,連忙上前接令,並以大禮參拜,原以來曹丞相胸襟廣闊,能夠包容九州天下,今日才知道,鬼面蕭郎的胸襟氣魄,有過之而無不及呀!

二人本是河北名將,在袁軍中素有威望,帶領著十幾萬俘虜,很快的離開了烏巢澤,前往新的大營安置,留強去弱,整頓隊伍,準備在未來的戰事中,也好大顯身手,建立一番功業呢!

接下來,蕭逸下達第二道命令:“凡是十八歲以下,四十歲以上,以及負傷殘疾的俘虜,每人領取幹糧一份,銅錢一串,返回河北家鄉去,沿途不會受到阻攔!”

狠辣如‘殺神’白起,坑殺四十萬趙兵之時,還放走了二百四十名年幼者,留下了一線生機,現在蕭逸格外開恩,釋放一些老弱病殘,自然沒什麽問題了,就連周圍的將領們,也是頻頻的點頭贊許……

“大司馬-仁德厚愛,天下無雙!”

“小的們-感恩戴德,永世不忘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