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六章偷營劫寨,火燒烏巢(五)(第2/3頁)

要看大勢已去,張郃、高覽一面鳴金收兵,迅速整頓人馬,準備全線後退;一面派人聯系袁譚,希望兩軍匯合一起,彼此交替掩護,也好退回大營去!

誰知道,袁大公子打仗不行,逃跑卻是第一流的,得知曹操回師之後,扔下還在奮戰的部下,自己直接開溜了,張繡趁機反攻,追殺二十余裏,斬首上萬人,繳獲兵器、盔甲、旗幟……不計其數,而後帶領一支人馬,前來援助官渡了!

與此同時,夏侯惇、夏侯淵帶領人馬,也殺出了官渡大營,與其他兩路人馬一起,形成了一張巨網,準備合圍袁軍十萬重兵!

“隆!……隆!隆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袁軍將士血戰一夜,已經是精疲力盡了,如何抵擋曹軍三路人馬,頃刻之間,軍陣土崩瓦解,將士四散奔逃,兵器、甲胄、旗幟……丟棄無數,猶如江河決堤一般,誰也控制不住局勢了!

事已至此,無力回天,張郃、高覽脫去甲胄,混在亂軍之中,奮勇廝殺之下,終於沖出了包圍圈,可是麾下的十萬人馬,不是戰死沙場,就是棄刃投降,能夠逃出升天者,真是寥寥無幾呀!

大戰結束之後,曹軍高唱凱歌,列隊回營休整,當天晚上,曹操擺下了盛宴,犒賞一眾有功將領,或是官爵、或是田宅……出手豪邁,皆大歡喜,尤其是敖倉守將-張繡,拼死力戰有功,曹操脫下錦袍、甲胄賜之,可謂至高榮耀了!

至此,偷襲烏巢成功,盡焚敵軍糧草,而且殺傷、俘虜袁軍十萬之眾,官渡戰場的主動權,終於落入了曹軍手中,下一步嗎,就是反守為攻,一舉滅敵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張郃、高覽無能之輩,折損眾多兵馬,還有臉來見我,袁譚這個逆子,氣死老夫了……哎!”

袁軍大營-中軍帳內,袁紹暴跳如雷,拔出斬將刀,連砍了七八名侍從,發泄心中的怨恨之氣!

三路人馬出擊,兩路慘敗而回,人馬死傷超過了十萬,還有大量的兵器、甲胄、戰馬……,如此巨大的損失,讓袁紹心痛、肝痛、頭痛……渾身無處不痛!

唯一讓人欣慰的,就是蔣奇一路兵馬了,因為沼澤的阻隔,沒能救下烏巢糧草,可是人家大戰一場,挫敗了曹軍銳氣,繳獲了大量旗幟、軍械,還有一頂金麟盔,據說從曹操頭上斬落的,可惜刀刃高了一寸,不然的話……

反復思量之後,袁紹決定:‘重賞功臣,重罰敗將’,讓大家都看一看,自己既有慈悲之心,也有霹靂手段,用來振奮軍中士氣……

蔣奇救援烏巢有功,又繳獲了曹賊頭盔,振奮大軍士氣,加封‘振威將軍’,賞黃金五千兩,女婢三百人……以為獎賞之意,再調撥三萬人馬,劃歸其部下指揮!

張郃、高覽指揮無能,葬送將士性命,本該斬首示眾的,念在以往功勞之上,死罪可免,活罪難逃,各仗一百軍棍,官降三級,以待罪之身,留在軍中效力!

至於大公子袁譚嗎,畢竟是自己的兒子,舍不得打,也舍不得罰,袁紹以言語深責之,然後嗎……也就沒有下文了,繼續統帥人馬,作威作福!

至於烏巢敗兵嗎,受到了最嚴厲的處罰,淳於瓊扔進了酒甕中,活活的溺死了,讓他徹底做一個‘酒鬼’,其余十幾名將軍、校尉,一律斬下首級,懸掛在轅門示眾,七千沒鼻子的敗兵,全部貶為馬夫、雜役、夥頭兵……在軍中充當苦力!

一夜之間,烏巢失守,糧草燒光,將士饑餓哀嚎,人心惶恐不安,事到如今,袁紹也是六神無主,萌生了退兵的心思,問題是,前有強敵壓境,後有河水攔路,想退兵也不容易呀!

沙場征戰,前進容易,後退艱難,一場大敗過後,軍心浮動不安,只要袁紹下令退兵,幾十萬人馬轉身就跑,爭搶道路,不聽指揮,撤退變成潰退,潰退變成潰敗,一發不可收拾了……

更加郁悶的是,袁軍不占地利呀,他們安營的位置,東接鴻溝,西臨濟水,背靠黃河,無論向何處退兵,都會受到河水阻攔,一旦人馬半渡之時,曹軍趁機追殺過來,後果不堪設想呀!

無奈之下,袁紹召集文武大員,在中軍帳商議對策,經過一番爭吵、辯論,最後做出三項決定:

其一:整頓人馬,堅守壁壘,暫不退兵,以免曹軍趁勢追殺,造成全軍潰敗的後果!

其二:立刻傳令黎陽城,讓袁熙調撥五萬擔糧草,火速送到大營來,以免軍心不安!

其三:派一名使者攜帶重利,前往曹營求和,以此麻痹曹操之心,爭取一段緩沖時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