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八章父死子繼,兄終弟及(中)(第2/2頁)

因此上,趁著清醒的時候,孫策簽了三四百份信箋,上面的內容空白著,下面的名字、大印、密押一應俱全,如此一來,孫權上位之後,可以用大哥的名義,繼續發布政令、軍令,統治江東六郡之地,讓諸侯們不敢輕舉妄動,真可謂用心良苦呀!

“大哥!……嗚嗚……江東大局,重如山嶽,小弟何德何能,如何承擔的起呀?”

接過了寶劍、大印、信箋,孫權再次痛哭起來,猶如杜鵑啼血,不勝淒涼,此時此刻,他的心情上下起伏,簡直復雜到了極點……

一方面,大哥勇武剛烈,能征善戰,傲視天下群雄,就像天空上一輪皓月,光芒四射之下,群星暗淡無光,孫權身為二公子,一直生活在大哥的陰影中,縱然有萬丈雄心,也沒有施展的機會……現在好了,月落日升,新舊交替,輪到自己大展伸手了!

另一方面,大哥即是江東霸主,也是家族的保護者,猶如一顆參天大樹,保護母親、弟妹們的安全,如今呢,大樹即將倒下了,八方風雲,誰來遮擋,萬斤重擔,如何挑起……想到未來的重重困難,孫權心中一片茫然呀!

自己的身後之事,孫策心中一清二楚,孫權年紀輕輕,威望不足,執掌江東軍政大權,文臣武將甘願聽命嗎,一旦出現尾大不掉之勢,那可就麻煩了呀!

想到這裏,孫策望向了周瑜,目光中滿是懇求之色,事到如今,必須有一個人做出表率,才能壓服住驕兵悍將,讓孫權坐穩大位!

“水軍大都督-周公謹,參拜主公,從此鞍前馬後,甘願驅馳!”

在義兄懇求的目光下,周瑜雙膝跪倒在地,行起了君臣大禮,表示願意輔佐新主,執掌江東六郡,這個舉動,可謂石破驚天了,要知道,孫策、周瑜情同手足,一向平起平坐的,此時以人臣自居,無形中擡高了孫權!

或者說,周瑜此時跪拜的,不是新主孫權,而是他與孫策二十年的友誼,是一種叫做‘好兄弟,請放心’的承諾,無論未來有多少風雨,我都會替你承擔起來!

“我等參拜主公!-忠心效力,誓死不渝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周瑜乃是武將之首,位高權重,手握重兵,他尚且行大禮參拜呢,其余將校那敢怠慢呢,不管是否心甘情願,紛紛上前跪拜行禮,以示效忠新主,永不背叛!

“諸位將軍快快請起,從此以後,咱們上下一心,共保富貴,仲謀若有過失之處,諸位可以直言相諫,如此江東基業,穩如泰山!”

孫權不敢托大,正式的接受拜禮之後,連忙攙扶起一眾將領,挨個的好言安撫著,以他的城府之深,這種事情不費吹灰之力!

按照規矩,政權交接之時,新舊主公之間,必有一些機密之言,外人不得私下探聽,因此行禮之後,周瑜帶領眾人退了出去,偌大的船艙裏面,只留下了孫氏兄弟、以及大喬夫人!

“天下大亂,諸侯爭霸,花落誰家,尚未可知,以吳越之眾,三江之固,二弟勵精圖治,日後大有可為,若有疑難之時,內事不決,可問張昭,外事不決,可問周瑜,此二人皆為王佐之才,二弟虛心請教,可保江東無恙!

不過嗎,賢弟善於內政,短在武略,有件事一定要牢記心中,並且告訴後繼之人,中原勢大,不可輕視,蕭郎驍勇,無人可敵,此人一日不死,爾等一日不可北伐……切記!切記!”

孫策頗有識人之明,也明白天下大勢,以二弟孫權的才略,恐怕只有守成之能,並無開拓之力,不過嗎,只要江東上下一心,眾志成城之下,割據一方還是沒問題的!

“大哥請放心吧,小弟主政以後,一定安撫百姓,勵精圖治,守護江東平安,中原一日不亂,蕭郎一日不死,江東子弟決不北上爭霸!”

聽了大哥的遺言,孫權連忙點頭答應,不過嗎,內心中卻很不服氣,男子漢,大丈夫,誰不想建功立業,掃蕩天下群雄呢,大哥做不到的事情,自己未必做不到,至於‘鬼面蕭郎’嗎,咱們來日一決雌雄!

“言盡於此,二弟好自為之吧,軍心尚且未安,你立刻手持寶劍,前往巡視一番,以安眾人之心!”

交接了軍政大權,諸將也下跪行禮了,孫策終於長出一口氣,無力的癱軟在虎皮榻上,而後輕輕的揮手,示意孫權退出去……國事已經安排妥當,家中之事又該如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