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七章父死子繼,兄終弟及(上)(第2/2頁)

很可惜,天下藥物不計其數,唯獨沒有‘後悔藥’,孫策心中很清楚,自己的傷勢太沉重,恐怕不久於人世了!

男子漢,大丈夫,戰死沙場,馬革裹屍,人生之大幸也……孫策並不畏懼死亡,對於一名將軍來說,這也許是最好的歸宿了,不過嗎,自己亡故之後,誰來守護孫氏一族,誰來執掌江東六郡呢?

漢家傳承制度:‘父死子繼,兄終弟及’,孫策還沒有子嗣,因此上,只能在幾個弟弟之中,選擇出一個繼位者,而呼聲最高的人,就是三弟-孫翊!

孫氏兄弟四人,策、權、翊、匡,再加一個妹妹-孫尚香,均是聰明伶俐,人中龍鳳,三弟孫翊性如烈火,弓馬嫻熟,好談兵家之事,性格上最是酷似孫策了,且與一眾將校關系良好,假以時日,又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!

繼位人選,責任重大,關系到江東集團的存亡,最近幾天,前來探病的將軍們,在言語問候之間,全都透露出一個信息,他們希望三公子-孫翊上位,繼續統領十幾萬江東健兒!

亂世之中,殺伐不斷,唯有強者,稱雄一方,這是不變的鐵血法則,孫策事業上的成功,更讓人們堅定了這種想法,他們支持三公子-孫翊,就是希望有一個強勢統帥,再出一個虎視天下的‘小霸王!’

憑心而論,幾個弟弟之中,孫策比較寵愛三弟,也希望他能代替自己,完成‘揮師北伐,一統天下’的夢想,可是反復考慮之後,還是推翻了這個想法,反而選擇了二弟-孫權,發出鴻翎急報,召至軍中,準備托付大事!

放棄了最勇敢的弟弟,選擇一個文弱的弟弟,不是孫策重病糊塗了,相反的,他的頭腦極為清醒,這是一種高超的政治智慧:

三弟孫翊太酷似自己了,勇武剛烈,談兵好戰,一旦執掌江東六郡,他肯定會招兵買馬,北上復仇,打一場不死不休的大決戰,問題是,孫翊雖然驍勇,也絕不是蕭逸的對手,兩相較量之下,恐怕又是一敗塗地,不知會折損多少江東健兒呢!

再者說,三弟孫翊性如烈火,輕而無備,恐怕會走上自己的老路,隕落沙場,馬革裹屍……兩代統帥,盡亡沙場如此,孫氏一門再無希望了!

此番北伐,江東人馬死傷過半,軍械、糧草損失不計其數,沒有七八年的時間,江東集團休想恢復元氣,這種情況之下,更需要一位性格沉穩的統帥,安撫百姓,修養生息,因此上,二弟孫權才是最合適的繼承人!

家族繼承人選定了,鴻翎秘信也發出去了,孫策沒有放下心來,反而更加的忐忑了,政務上的事情,自己安排妥當了,可以保證江東六郡無事……可是家務上面,恐怕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,一句話,人心難測呀!

一奶同胞,相知甚深,自己的幾個弟妹,大都心地光明,為人坦率,十分愛護家人、朋友,人性上絕無問題……,唯獨孫權是個例外,性情內斂,喜怒不形於色,誰也看不透他的心思,就像那雙碧綠色的眼睛……難以揣摩,深不可測!

如果讓孫權執掌大權,以他的文治武功,對江東集團是一件好事,也能守住這份基業的,可是對於孫氏家族來說,恐怕就福禍難料了,他會如何對待兄弟、妹妹、寡嫂……從古至今,帝王之才,殺伐果斷,心中無情!

“啟稟主公!……前方出現一支走舸,通過旗語招呼,正是二公子的船隊,主公夫人也來了……”

就在孫策患得患失的時候,一名侍從進來稟告:‘二弟孫權、夫人大喬日夜兼程,逆流而上,終於趕到軍中相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