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六章玉兔西墜,金烏東升!(第2/3頁)

對於雙方的統帥嗎,天下人議論紛紛,蕭逸臨危受命,力挽狂瀾,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,一舉挫敗了強敵,不虧是‘天下第一名將’,不過嗎,人們更加關注的,還是‘小霸王’的傷勢,孫策到底生死如何了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呦!呦!……呦!呦!”

春風吹拂,水波興起,遊魚成群,水鳥翺翔……浩浩蕩蕩的長江水面上,一隊中型的烏篷走舸,全都升起了滿帆,在東南風的幫助下,水手們喊著號子,猛劃木槳,船隊逆流而上,速度頗為驚人!

‘走舸’是戰船的一種,多見於東南地區,船體比較細長,吃水線很淺,一旦劃動起來,走勢如飛,百舸爭流,故而得名,不過嗎,這種船只載重有限,最多運輸二十幾個人,往往系在大船後面備用,單獨的船隊很是少見的!

船隊有十余艘走舸,卻一面認旗也沒有,看不出他們的來歷,船隊也不靠岸休息,水手們分成了三班,輪番劃槳,日夜兼程,不停的向前行駛,似乎有十萬火急的事情!

在第一艘走舸上面,坐著一位年輕人,頭戴金冠,身穿錦袍,腰橫一柄龍泉寶劍,此人容貌英偉,五官端正,尤其一雙眼睛-‘碧綠如海,深不可測’,頗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,正是孫氏二公子--孫權!

孫氏名門,淵源流長,乃是一代‘兵聖’孫武之後,家族世代從軍,子弟皆好弓馬,孫堅勇武過人,號稱‘江東猛虎’,幾個兒子也是如此,勇武剛烈,能征善戰,就連最小的女娃-孫尚香,也是兵刃隨身,不讓須眉男兒!

孫氏兄弟之中,孫權是個例外,性格沉穩,喜怒不形於色,弓馬嫻熟,喜愛讀書,是個文武雙全的少年人,再加上天生異象,深受家族中人青睞,曾經有高人言道:“孫家次子,形貌奇偉,骨體不凡,命格貴不可言也!”

自從大軍北伐之後,孫權就代替兄長,坐鎮江東六郡,一方面籌措兵源、錢糧,源源不斷的支持前線,不使大軍有所短缺;另一方面嗎,處理政務,判決刑法,安撫六郡人心,很好的穩定了大後方!

可是幾天之前,一封鴻翎秘信的到來,劃破了平靜的生活,接到秘信的時候,孫權大吃一驚,上面帖著四根鴻毛,代表著十萬火急,秘信也很簡單,只有十六個字:‘合肥兵敗,損失慘重,速來軍中,主持大局!’

書信上十六個字,猶如十六道驚雷,震的孫權魂飛魄散,他心中明白,自家大哥勇武過人,如果打了一場敗仗,他肯定是重整旗鼓,報仇雪恨……,可是書信之上,只字未提‘援兵、糧草’的事情,反而讓自己速速過去,主持大局,如此只有一個解釋:“大哥身負重傷,恐怕性命難保了!”

想通關系之後,孫權不敢怠慢,先是稟告了兩位母親,就說‘軍中有事,大哥急召’,而後讓三弟孫翊,代替自己坐鎮六郡,處理大小事物,最後安排了一隊‘走舸’,帶上百余名心腹親兵,又接上嫂嫂大喬夫人,日夜兼程,前往軍中,生怕耽誤了大事!

“嗖!……啪嗒!”

一路之上,孫權憂心忡忡,又不敢顯露出來,只好手持魚竿,坐在船頭上垂釣,也是運氣極好,小半天的功夫,竟然釣上七八條江魚,尤其一尾金色大鯉魚,赤背長須,鱗片猙獰,頗有一種化龍之勢!

“坐觀垂釣者,徒有慕魚情,只知魚湯美,不見江風寒……現在才知道,這個‘魚竿’不好掌握呀!”

收獲滿滿,心中塞塞,孫權心裏清楚,江東六郡的地盤,全是大哥打下來的,‘小霸王’的威名,天下諸侯皆懼,孫氏的榮辱富貴,也系在大哥一人身上了,如果真的‘山崚崩、江河斷’,又該如何是好呢?

鴻翎急報,召見自己,十有八九是托付大事,可是以自己的能力、威望,能夠懾服那些驕兵悍將嗎?能夠抵擋天下諸侯進攻嗎?……萬斤重擔,如何挑起?

“啟稟二公子,大夫人身懷六甲,長途跋涉,嘔吐不止,已經兩天水米未進了,是否停船靠岸休息一夜?”

有心腹親兵走過來,也是一臉疲憊之色,日夜行船,上下顛簸,身強體壯的漢子都吃不消了,何況是一個體弱的孕婦呢?

“還請轉告嫂夫人,十萬火急,不敢休息,讓她務必堅持一下吧,把我釣的金鯉魚送過去,熬成一份熱魚粥,請嫂夫人食用一點吧!”

望著後面的一艘走舸,孫權目光復雜,如今之事,自己容不得退縮了,老母、幼弟、弱妹、寡嫂……一門的老弱婦孺,自己不挺身而出,又能依靠何人呢?

“玉兔西墜,金烏東升,循環交替,天地至理,沒有不落的日月,也沒有不死的英雄,大哥的時代即將過去了,未來的天下風雲,就由我來執掌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