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三章厲害的烏龜戰術!(第2/2頁)

不虧是一方英雄豪傑,二人痛定思痛之後,迅速的振作了起來,總結經驗教訓,尋求破敵之道,最後得出了三點結論:

首先,敵人是空前強大的,萬萬不能再輕視了,蕭逸出道以來,統兵沙場,征戰四方,攻無不克,戰無不勝,多少英雄豪傑,都成了他手中的骷髏盞,華雄、李傕、郭汜、牛輔、曹豹、紀靈、顏良、文醜……不計其數,皆化亡魂!

這樣一位強悍如虎,兇狠如狼,狡猾如狐的勁敵,必須全力以赴、小心謹慎的應對,先前二人太過於輕敵了,自以為得計,能夠算計對手,這才有了霍山之辱、壽春之敗!

其次,雖然吃了一場敗仗,可是戰爭的主動權,依舊在自己一方掌控中,江東兵馬十余萬,訓練有素,軍械充足,糧草也不是問題,可以通過水道,從江東六郡源源不斷的送來,再說了,河北-袁紹也會支援一部分的,這個‘錢袋子’不用白不用!

相反的,蕭逸就沒這個條件了,兵馬數量上處於劣勢,還是遠道而來,水土不服,士兵們很容易患上疫病,動輒成百上千的倒下去,全靠陸路運送糧草、軍械,不僅路程遙遠,搬運艱難,而且儲備不足,難以長久呀!

最後,兵家取勝之道,就是‘以己之長,克敵之短’,蕭逸的確能征善戰,可是糧草不足,既然如此,咱們就不與他正面交鋒,而是固守城池,修築壁壘,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,活活的餓死對手好了!

孫策、周瑜計算過,曹營集團兩線作戰,出動兵馬數十萬,民夫過百萬人,消耗的糧草不計其數,以曹軍的糧食貯備,再分撥到淮南戰場上,也就堅持兩三個月時間,過了這個極限,一旦糧草斷絕,大軍不戰自敗!

可能有人認為,沙場征戰,就該擺開兵馬,真刀真槍的拼殺,打一個屍積如山,血流成河,用自己的一腔豪勇,征服最厲害的敵人,這才是大英雄本色呢!

如果是兩名俠士對決,白刀子進去,紅刀子出來,伏屍二人,血流五步,卻是讓人敬仰萬分,可是在千軍萬馬的戰場上,這種只是‘匹夫之勇’,再說的簡單點,就是弱智、白癡、傻瓜、大腦積水、腦袋被驢踢了……

沙場征戰,生死相搏,無所不用其極,什麽刀砍、槍刺、水淹、火燒、下毒、反間計、美人計……只要能置敵人於死地,那就是好計策了,斷糧計也是其中之一,而且是最厲害的一種呢!

當初的楚漢之爭,劉邦統兵征戰的本領,遠遠比不上霸王-項羽,打一仗,敗一仗,就連老婆、孩子都丟了,可他屢戰屢敗,屢敗屢戰,憑著錢糧充足,人馬眾多,用了五年時間,硬是消耗死了項羽,建立了大漢王朝!

同樣的道理,現在蕭逸兵少糧缺,利在速戰速決,江東一方兵多糧足,利在曠日持久,如何選擇戰術,也就不言而喻了吧!

以後的史書上只會記載:孫郎、周郎智勇雙全,身先士卒,大敗屠夫-蕭逸,救民水火,天下敬仰,稱為蓋世英雄……別忘了,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一番商議之後,二人召集各營將領,宣布了新的戰略方針:“修築壁壘,挖掘壕溝,積聚糧草,固守合肥,不出戰、不迎戰、不追擊,只要堅持三個月,這場戰役就算打贏了!”

如果蕭逸調動人馬,主動前來進攻,那也沒什麽可怕的,憑著合肥城防的堅固,江東人馬的戰力,加上充足的軍械、糧草,堅守半年也無問題,還能蹦掉對方幾顆大牙呢!

退一步說,就算蕭逸能征善戰,用詭計攻破了合肥城,(這種事情不算新鮮,壽春、下邳、長安、金城……皆是如此,蕭郎攻城,無有不破),那也不要緊,江東人馬可以退入水寨,利用八百裏水域,繼續堅持下去!

眾所周知的,曹軍大都是北方兒郎,躍馬彎弓,翻山越嶺,就一點問題沒有,堪稱‘陸上猛虎’,不過嗎,讓他們下水就不行了,一群旱鴨子-上船不把苦膽吐出來,就算他們運氣好呢!

以周瑜為首的水軍將領,甚至暗暗的期待,蕭逸最好頭腦發熱一次,帶領人馬進入巢湖,若是如此,他們有幾十種辦法,把敵人溺死在水域中,生擒敵將,雪恥復仇,那個時候嗎,就把蕭逸扒個精光,綁在戰船旗杆上,用寒風凍他的***……

會議結束之後,孫策特意派出人手,在巢湖裏捕捉了兩只烏龜,一只留給自己,另一只送給了周瑜,每日觀看揣摩,以為磨礪意志,咱們就是像烏龜一樣,縮進堅殼,死不露頭,誰又能奈何於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