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二章糧草不足(第2/2頁)

兗、豫兩州是曹軍最早的地盤,收編流民,開墾荒地,實行‘屯墾制度’,數年下來,百姓們安居樂業,頗有一些成效了,不過嗎,老天爺不給面子,前年一場大蝗災,弄的赤地千裏,莊稼顆粒無收,至今沒能恢復元氣,上交的糧草極為有限呢!

如此計算下來,只剩下一個徐州了,土地肥沃,盛產糧食,商旅往來,稅收豐厚,又有漁鹽之利,號稱‘富甲東南’,征伐呂布之戰,曹軍小心翼翼的行動,沒敢破壞地方生產,因此保留了幾分元氣!

有人統計過,自從官渡大戰開始,曹軍消耗的糧草、錢財,三分之二出自徐州,還征調了大量的民夫、車輛、牲畜,絕對是曹營集團的錢兜子、糧袋子、車輪子,發揮作用之大,無與倫比!

如今蕭逸統兵南下,以江淮之地為戰場,酣鬥‘小霸王’-孫策,依舊需要徐州提供錢財、糧草、民夫、車輛……,問題是,徐州再是富庶之地,也難以同時支援兩處戰場,為了此事,蕭逸私下詢問過,陳群也給出一個答案……兩個月!

以徐州現在的糧食存儲,最多堅持兩個月,過了這個時間,錢財耗盡、糧草斷絕,再也無能為力了,換句話說,蕭逸必須在開春之前,打敗小霸王-孫策的人馬,否則的話,大軍無糧,不戰自敗!

“天不助我呀!……沒有糧草、軍械,戰神來了也白搭……嗚嗚!”

知道情況之後,蕭逸獨自回到臥室,直接倒在了地上,就像小孩子一樣翻滾著,就差嚎啕大哭了,幸虧沒人看到,否則‘鬼面蕭郎’的無敵形象,必然頃刻之間崩塌呀!

蕭逸是一個自信的人,如果有充足的後勤補給,再上足夠的戰略時間,他有七成的把握打敗孫策、周瑜,甚至是生擒活捉,把他們帶回許昌城,開一個‘帥哥展覽會’,邀請名門小姐、深閨怨婦來觀看,收取門票,賺很多的小錢錢!

可是兩個月時間,天寒地凍、客場作戰、物資又不充足,這種不利情況下,就是孫武、韓信、白起全都復生了,也沒把握打敗孫策、周瑜二人的聯手呀,一個無雙統帥,一個絕世名將……難!難!難!

世上沒有不打敗仗的將軍,蕭逸也不例外,問題是,這一仗真的輸不起呀,官渡戰場上,曹、袁雙方投入百萬大軍,反復鏖戰,死戰不休,如今進入了僵持階段,其實天下人都明白,戰爭勝負的關鍵,不在北方的曹、袁二人,而在南方的蕭逸、孫策身上了!

如果蕭逸獲勝了,可以帶領玄甲鐵騎北上,支援官渡戰場,跟曹操大軍匯合一起,共同對付袁紹的人馬,如此一來,戰爭勝負的天平,也就向曹營集團傾斜了!

相反的,如果孫策獲勝了,得到江淮之地,然後以此為踏板,大舉出兵北伐,直搗許昌城,把小皇帝搶過來,曹操老巢失守,立刻就是全線崩潰,天下大勢也就無法挽回了!

現在蕭逸唯一期盼的,就是孫策、周瑜知恥後勇,熱血沸騰之下,帶領十幾萬人馬,重新攻打壽春城,兩軍決一死戰,如此,自己還有五分勝算,否則的話,一切只有天知道了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夢想是美好的,現實是殘酷的,數天之後,遊騎兵帶回消息,孫策沒有決戰的意思,而是選擇了全線後撤…………

十二月二十日,孫策兵退三十裏,帶領人馬南下成德城,臨走之前,一把大火燒了長豐城,以免留下糧食資敵!

十二月二十二日,孫策再次後撤五十裏,至於成德城嗎,還是一把大火,燒了個幹幹凈凈!

十二月二十六日,孫策、周瑜在合肥匯合,二人商議之後,聚集所有兵馬,紮下了水、陸兩座大寨,修築壁壘,挖掘壕溝,積聚糧草,準備打一場持久戰,活活的消耗死對手!

至此,蕭逸打了大勝仗,解了壽春城之圍,可是戰爭的主動權,卻牢牢的控制在孫策、周瑜手中,這就叫‘天意難測,世事無常!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