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章收取人心(第2/2頁)

此情此景,眾人也在暗暗的警惕,以後自己要多加小心了,謹言慎行,不要多事,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,以免成了別人的替罪羔羊,自己倒黴還在其次,萬一連累了父母妻兒,那就不好辦了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深夜!-曹軍大本營--白馬城樓-慶功宴上!

“今日大獲全勝,皆賴將士用命,奮勇殺敵,老夫論功行賞,為爾等加官進爵,封妻蔭子,還望上下同心,共圖富貴呀!”

君無財,士不來,君無賞,士不往,香餌之下有死魚,重賞之下出勇夫;曹操一代奸雄,深知其中道理,因此賞賜起有功之士,從來不會吝嗇的:官職、爵位、美女、錢財、豪宅、良田……想要什麽,就有什麽!

“多謝丞相大人厚賜,我等赴湯蹈火、九死無悔……喝!”

如此厚賞之下,將士們高興萬分,紛紛舉杯慶賀,亂世之中,得遇明主,建功立業,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呀!

“呵呵!……勝飲!……大家勝飲!”

“嗚嗚!……多謝丞相大人,天高地厚之恩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除了物質獎勵,還需要精神鼓舞,曹操手持三足金樽,三子曹彰捧著純金酒壺,父子二人挨個給將士們敬酒,如此禮賢下士,硬是感動哭了一大群人……

酒宴上,除了一眾曹營將校,還有兩個人躲在角落裏,不吃不喝,低頭不語,滿臉的羞臊之色,正是今天打了敗仗-跪地求饒的馬延、張凱!

二人投降之後,一直是忐忑不安,生怕被斬首示眾了,萬沒有想到,曹操見到他們之後,親解綁繩,好言安慰,直接留在軍中效力,加封了‘關內侯’的爵位,簡直好的一塌糊塗,這次慶功宴,也把他們二人請上來了,招待的極為熱情!

“二位將軍棄暗投明,歸順朝廷,真是可喜可賀呀……至於戰場之事,不打不相識,以後還要多多親近才是!”

曹操沒有冷落降將,親自上前敬酒,言語安撫的也極好,明白的告訴二人,你們是歸順朝廷,不是投降曹軍,此乃大義之舉……不過是偷換了一個概念,卻保留了二人的面子,手段之高,讓人稱贊!

“多謝丞相大人不殺之恩,從此以後,我等跟隨左右,沖鋒陷陣,九死無悔!”

馬延、張凱感動的熱淚盈眶,紛紛跪倒在地,行大禮參拜,他們也不是傻子,自然明白吃誰的飯,又該為誰效命了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酒宴進行到了深夜時分,一眾將領帶著豐厚的賞賜,紛紛盡興而歸,如此豪飲之下,曹操也是步履蹣跚了,在兒子曹彰的攙扶下,返回寢室休息了!

“馬延、張凱不過是降將,武藝平常,貪生怕死,不殺他們已經開恩了,父親大人何必厚待呢?”

寢室內沒有外人,曹彰低聲的抱怨起來,三公子生性豪爽,癡迷武藝,最崇拜豪傑勇士,鄙視貪生怕死之人,尤其是戰場降將,沒有骨氣,真是一百二十個看不起!

“哈哈!……吾兒豪氣幹雲,日後必為大將之才,執掌千軍萬馬,不過嗎,為人處世,最好心存一絲善念,能制以服,不制以死,再說了,袁軍戰敗乃是冒進之故,與馬延、張凱二人無關,何必多傷人命呢?”

曹操飲酒熏醉,頭腦卻不糊塗,自家三子心地光明,悍勇無畏,這是他的優點,不過嗎,缺點也同樣明顯:有勇無謀,遇事沖動,這樣的性格可以為將,卻難以為君,真是可惜了!

另外嗎,為了保持父親的光輝形象,有些事情曹操不好明說,自己厚待馬延、張凱二人,乃是‘拋磚引玉’之計,顯露胸襟,樹立榜樣,用來分化瓦解敵軍之用的!

試想呀,兩個普通將領投降之後,尚且高官厚祿呢,那些名將歸順過來,又該是何等待遇呢,這件事情傳到袁軍大營,張郃、高覽……之類,豈會不動心思呢,日後再有類似的戰事,必然是降將如潮,降官如毛,河北人馬必敗無疑了!

這個計策很厲害,卻有失光明磊落,只能意會,不能言傳,曹操心裏也明白,這種陰謀權術嗎,次子曹丕心領神會,四子曹植點撥可通,至於三子曹彰嗎,擀面杖吹火……一竅不通,還是放棄吧!

稱霸天下,在於人心,可惜呀,人心易服,兒子難教,陰險的不可靠,聰明的缺城府,光明的又沒心機,數十年之後,曹家的大權交付何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