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五章一只井台上的蛤蟆!(第2/2頁)

兩座山坡相距百丈左右,就算最強的弩箭,也難以射到對面的人,中間是一條深深的溝壑,人馬難以逾越,互相之間又能看到對方,加上山谷回音,喊話也能夠聽到,卻是一處會談的好地方!

“對面身披紅袍,橫槍立馬者,莫非就是威震江東六郡的-小霸王嗎?”

凡是上位者,都有識人的能力,越王-無常目光一掃,就落在對面的年輕人身上,好一個威武如獅的好男兒!

“不才正是孫伯符,閣下就是山越大首領,已經自封為王的無常嗎?”

孫策雙手抱拳行了一禮,言語上卻是柔中帶剛,特意點明了,對方的‘王位’有水分!

“哈哈!-自古英雄不問出身,漢高祖-劉邦不過是泗水亭長,借著時勢而起,不是照樣稱孤道寡嗎?

本王乃是大禹之苗裔,血脈高貴,又受數十萬山越百姓擁護,為何不能稱王稱霸呢?

再者嗎,孫將軍勇武剛烈,占據江東六郡之地,何苦做他人之臣子呢,不如登基開國,稱孤道寡,本王願與將軍約為兄弟,從此吳、越兩國唇齒相依,豈不美哉?”

到底是讀過幾本書的人,越王-無常的口才不錯,先給自己找到個借口,話鋒一轉,又開始煽動起孫策來,這樣一位強大的人物,若能為友,且莫為敵呀!

“哈哈!-高祖皇帝曾經殺白馬為誓,‘非劉姓而王者,天下共擊之’,就算本將軍不來討伐,漢家豪傑也會興兵誅賊,不死不休的!

至於‘割據江東,自立為王’之事,更是可笑至極,爾等蠻夷之輩,困居山野,如同井底之蛙,豈知天下之大,長江、黃河,波濤萬裏,五嶽名山,高聳入雲,更有中原大地無邊無垠,那才是英雄用武之地呢!”

說話之時,孫策臉上泛起陣陣光彩,他不是沒有野心,相反的,他的野心非常之大,區區江東六郡算什麽,他圖謀的是萬裏江山呀!

至於眼前的山越人,也不過是一塊磨刀石罷了,自己真正的對手,是亂世奸雄曹操,是四世三公的原紹……是深不可測的蕭逸呢!

“濤濤長江、滾滾黃河,還有中原的萬裏江山嗎……我真是井底之蛙嗎”

聽到對方的反駁,越王-無常心中一陣的抽搐,目光更是復雜至極,有羨慕、嫉妒、不甘、無力、恐懼……

世界上最可憐的,不是井底之蛙,浮於水面,眠於淤泥,只見頭頂之天,無知則無愁,就像普通的山越百姓一樣,一輩子生活在大山裏,那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,自然沒有什麽痛苦了!

相反的,真正痛苦的,是趴在井台邊的青蛙,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,偏偏又蹦跶不出去,心生煩惱,暗氣暗憋,能把自己給活活氣死,越王-無常就是其中之一!

作為一族之王,他對外面的世界知道很多,因此煩惱也很多,他非常的清楚,與漢人朝廷相比,自己的百越部落,不過是一群未開化的蠻夷,與天下九州相比,自己居住的群山就是一口爛井呀!

孫策曾經征戰四方,遊歷天下,見識廣博,因此,他心中裝的是萬裏江山,天下百姓!

無常從未離開過百越部落,見識有限,目光短淺,因此,他心中裝的只是吳、越之地,區區幾十萬子民!

二者相比較之下,誰優誰劣,誰高誰低,也就一目了然了,心中格局的大小,決定了戰略戰術,兩軍雖未交戰,卻已經分出了強弱,這一點上孫策很明白,越王-無常心中明白,嘴上卻不敢說,也不能說呀!

“能與將軍相識,本王三生有幸,明日沙場決戰,還望不吝賜教!”

“大首領請放心,別的事情本將軍不敢誇口,說到沙場決戰嗎,必然是你最合格的敵人!”

“哈!……哈哈!……哈哈!”

半響之後,二人相視而笑,目光中全是濃濃的戰意,猶如猛虎遇到了雄獅一般,歲月如梭,轉瞬百年,吳越爭霸又起,誰為真的王者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