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七章修復東都(上)(第2/2頁)

吃飽喝足之後,在荀淵的引導下,蕭逸進入了洛陽城區,他要親自查看情況,再制定一份詳細的修復計劃,既要節約人力、物力,又要把事情做的完美!

來洛陽之前,蕭逸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,可是踏入城門之後,看著遍地廢墟,還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,這裏的情況嗎,不是糟糕,而是非常糟糕!

當初的洛陽城,繁榮富庶,人口眾多,南來北往的商旅絡繹不絕,大街兩旁全是店鋪,各種物品應有盡有,品類之多,工藝之高,讓蕭逸都大吃一驚,大漢精華,盡在此處!

數年時間過去了,往日的繁華景象消失不見了,城墻破損,房屋倒塌,到處都是燒焦的廢墟,骷髏白骨隨處可見,偶爾見到幾個活人,也是漫無目的的遊蕩,靠著扒取樹皮,挖掘草根活命!

“漢家二百年心血,盡數毀於一旦呀,洛陽附近還有多少百姓,房屋、存糧、農具情況如何?”

看著滿目瘡痍的景象,蕭逸不禁黯然神傷,諸侯爭霸,民不聊生,漢家的元氣大傷,不知多久才能恢復呀!

“啟稟大司馬,天災不斷,民不聊生,洛陽百姓僅剩一千二百三十三戶,共計五千六百四十八人,房屋盡毀,田畝荒蕪,全靠朝廷賑濟一些糧食,才能勉強活命而已!

荀淵對洛陽的情況了如指掌,人口數量清楚到個位數,可見是一位深入走訪,體察民情的好官!

洛陽是大漢都城,鼎盛時期人口超過了五十萬,如今僅剩下百分之一,衰落到如此地步,總結起來是四災……火災、兵災、盜災、天災!

董卓亂國,為了躲避關東聯軍的兵鋒,強行把朝廷遷往長安,臨走的時候,下令給李傕、郭汜、張濟、樊稠四將,放火焚燒洛陽城,無數的宮殿樓宇,盡化灰燼,幸虧了張濟天良未泯,保全了一半的城區,這就是火災了!

關東聯軍名為討賊,實際也是一丘之貉,進入洛陽城之後,大肆縱兵劫掠,百姓苦不堪言,破壞之巨,比起火災來有過之而無不及,這就是兵災!

朝廷衰敗之後,天下賊寇蜂擁,四處劫掠百姓,各方人馬路過洛陽城,誰不前來搶上一把,錢財、糧食、布匹、女人……,比蝗蟲掃蕩還要幹凈呢,這就是盜災!

最後,老天爺也不做美,最近幾年時間,又是蝗蟲,又是旱災,田間的莊稼顆粒無收,草木枯死,鳥獸絕跡,百姓餓死不計其數,這就是天災了!

四災之下,生靈塗炭,百姓們死走逃亡,剩下的也是奄奄一息了,除此之外,洛陽城的損毀情況,也是慘不忍睹!

放眼望去,往日的宮殿樓閣,全變成了破磚爛瓦,剩下的完好建築只有兩處,一是東邊的白馬寺,晨鐘暮鼓,依舊有和尚在修行,另一處是天機樓,曾經的文人墨客匯聚之地,挺立在一片廢墟中,任憑風吹雨打,依舊巋然不動!

白馬寺能夠存留下來,全靠了佛祖保佑了,最近幾十年,道家衰落,佛家昌盛,為了超脫苦海,求一個來世富貴,剃發出家者甚多,跪拜佛祖的更是不計其數,兵也好,賊也罷,對寺廟也是手下留情,白馬寺才能免遭塗炭之苦!

至於天機樓嗎,全虧了蕭逸,當初醉酒狂吟,留下了一副墨寶,凡是路過的官軍、盜賊,誰不知道‘鬼面蕭郎’的大名呀,萬一惹怒了這位殺神,他們必然人頭不保,因此,幾年下來,沒人敢動天機樓一磚一瓦!

“洛陽毀壞至此,卻是讓人心痛,不過嗎,有一弊必有一利,全毀了也是件好事,一張白紙好做詩嗎!”

片刻之後,蕭逸就振奮起來,舊日的大漢東都,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,就在自己手裏,會誕生一座新的洛陽,光芒萬丈,傲立東方!

“立刻張貼告示,通曉四方百姓,本都督要修復洛陽城,大家齊心合力,再造一個繁榮盛世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