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四章牤牛陣(第2/2頁)

死傷一些人倒是其次,最重要的是‘神兵’覆滅,對黃巾軍的士氣打擊極大,什麽黃天保佑,什麽刀槍不入……,全是騙人的鬼話,那些喝了符水的士兵,一樣被踏成了肉泥!

‘牤牛陣’一舉成名,成為河北人馬推崇的無敵神陣,用之沖鋒陷陣,所向無敵,不少人暗暗觀摩,牢記在心,準備偷師學藝,掌握這種戰爭殺器!

其實‘牤牛陣’自古有之,戰國時期,著名的‘莒城之戰’,田單就是利用五百頭牤牛,身畫龍紋,尾點火焰,一舉沖破了燕軍大營,斬殺敵軍主將,最後復國成功的!

這個故事流傳了數百年,後人效仿者卻很少,一則,中原耕牛性格溫順,只會低頭耕地,不會胡亂頂人,想讓它們發狂一戰,實在太難了!

二則,耕牛乃是國之大畜,價格昂貴,老百姓把它們看的比性命都寶貴,平時好吃好喝的伺候著,打一下都舍不得,那裏肯讓它們上陣拼命呢,就算狠心豁出去了,戰亂年代,那裏弄到許多耕牛呢?

這次能夠擺出‘牤牛陣’,多虧了甄宓出手幫忙,派出大量人手,四處高價收購,不惜本錢,這才能在三天之內,湊齊了上千頭牤牛,灌下藥物之後,變成了一頭頭的戰爭巨獸,一舉大破敵軍!

‘牤牛陣’威力巨大,一旦使用出來,別人必然爭先效仿,稍有不慎,就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,對此,蕭逸早有準備,天下之事,一物降一物,再厲害的陣勢,也有其弱點所在,誰要是想效仿‘牤牛陣’,蕭逸自然有非常手段破解之!

“將士們,大好良機,就在眼前,你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……殺呀!”

趁此機會,張郃指揮人馬,大舉進攻,利用‘牤牛陣’開路,全軍將士步步推進,奮勇砍殺,殺的黃巾軍屍橫遍野,血流成河……

“不許亂,不許跑,後退一步者死,給我殺回去呀……火速傳令,左右兩軍救援!”

亂軍之中,張燕雙目盡赤,揮舞著三尖兩刃刀,帶領親兵衛隊,大肆斬殺潰退的士兵,想要重整旗鼓,擋住袁軍的進攻!

不管怎麽說,黃巾軍人多勢眾,戰事雖然不利,只要及時調整兵力,死打硬拼下去,依舊有取勝的可能,再不行,也能拼了兩敗俱傷!

很可惜,戰略部署的錯誤,此時突顯出來了,因為戰線太長,兩翼人馬都被關羽、張飛糾纏住了,根本來不及救援中軍,任由張燕如何傳令,也是無濟於事,局面反而越加的混亂,黃巾兵步步後退,甚至是轉身逃跑……

相反的,張郃統領八萬主力,猛撲對方中軍,將士們大砍大殺,勇往直前,殺的敵軍哭爹喊娘,亂成一團,張燕雖勇,也扭轉不了全局,被敗兵裹挾著,一路敗退下去了……

中軍一敗,左右兩翼大亂,不戰自潰,黃巾軍丟盔棄甲,爭先逃命,自相踩踏,死者無數,有些逃不了的,幹脆跪地求饒,神兵覆滅,他們也沒有打下去的勇氣了!

就這樣,人借牛勢,牛助人威,袁軍大獲全勝,殺的黃巾軍落花流水,張燕見勢不妙,只好邊戰邊退,帶領著殘兵敗將,一直退進了巨鹿城,關閉四門,死守不出!

張郃也明白窮寇莫追的道理,只是派出人手,監視敵軍的一舉一動,自己帶領大隊人馬,吹著得勝號,擂起得勝鼓,大搖大擺的回營慶功去了!

至此,雙方第二次交鋒結束,袁軍大獲全勝,繳獲輜重無數,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,黃巾軍則是損失慘重,士氣一落千丈,困守孤城,前途難測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俗話說得好:‘屋漏偏逢連夜雨,船壞又遇頂頭風’,黃巾軍戰敗沒幾天,更加糟糕的消息傳來,對方的援軍趕到了……

首先,因為天氣寒冷,塞北的匈奴人撤兵了,回去修養生息,對抗嚴冬,趁此機會,幽州刺史-袁熙統兵六萬,南下救援冀州,屯住在中山郡,卡斷了黃巾軍的退路!

與此同時,袁紹抽調青州兵馬,再加上鄴城守軍一部,也拼湊了五萬人馬,讓大將淳於瓊率領,進駐安平郡,威脅黃巾軍的側翼!

如此一來,戰場形勢急轉直下,三路袁軍合圍巨鹿城,人馬超過了二十萬,黃巾軍困守孤城,糧草耗盡,陷入了絕境之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