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五章士族門閥(第2/3頁)

門第,指一個家族的社會地位和文化程度,權貴之家成為高門,貧賤之家稱為寒門,二者差異極大,基本不會通婚!

閥閱,高門大戶會在門前豎上兩根柱子,左邊的記載功績,稱為閥,右邊的記載官職,稱為閱,用來體現一個家族的歷史榮耀!

門閥,就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,前者為地位,後者為榮耀,缺一不可!

現在田豐帶人拆大門、砸柱子,就跟挖他們的祖墳一樣,沒了這兩樣東西,士族們以後怎麽混日子呀!

士族們可以不要面子,不能不要‘祖墳’,無奈之下,只好強忍心痛-‘出人手,捐錢糧’,幫忙組建出征的大軍,與此同時,他們對田豐也是恨之入骨了,只要抓住機會,肯定是千刀萬剮,挫骨揚灰……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甄氏-大堂上,一場宗族會議正在進行中,凡是族內的成年男子,不論嫡庶,一律出席會議,共計數十人,另有高級管事百余人,站在大堂兩側旁聽,事關重大,他們也有發言建議的權利!

甄宓乃是嫡出之女,家族地位極高,也換了一身男兒裝,以‘五公子’的身份,坐在僅次於家主的位置上,參與了會議!

至於蕭逸嗎,青衣小帽,手持佩劍,就站在佳人身後,名為護衛,實為謀主,一雙眼睛發出陣陣寒光,不停的掃視著甄氏族人,他們都是自己兒子的競爭對手呀,作為一名合格的父親,是不是該拔掉這些紮手的荊棘呢?

坐在甄宓對面的,就是她的嫡親大哥甄豫,一個相貌英俊,神態和藹的人物,三旬上下的年紀,頭戴羽冠,身穿皂衣,手持一本《道德經》,正看的津津有味,至於會議上的事情,一點過問的意思也沒有!

“忘卻功名,不問世事,一心求道,不染紅塵,真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奇男子呀!”

查看半響之後,蕭逸對這位大公子做出了判斷,甄家嫡出五子,只有他活到了現在,不是沒有原因的呀,這是一個沒有危險的人,自然會長命百歲了!

“袁氏為門閥之首,甄氏為財閥之首,二者互相依靠,同舟共濟,如今黃巾作亂,河北動蕩不安,黎民百姓慘遭塗炭,各地的商路也斷絕了,家族商業損失嚴重……

於公於私,甄家都該出兵馬,捐錢糧,幫助大將軍討平賊寇,順便打通各處商路,匯通天下……不過嗎,大軍出征,必須有人統帥,家族之中,可有人願意擔此重任呀?”

事關重大,家主甄安也出席會議了,與往日裏邋遢的形象不同,今天換了一身裝束,頭戴紫金冠,身披福壽袍,手持一根金絲龍頭拐杖,端坐上位,如松似嶽,頗有一股子不怒自威的感覺!

這次征兵調糧的事情,甄家表現的十分積極,護衛、家丁、佃戶共計召集了一萬人,至於捐獻出的錢糧、軍械,更是占了全軍的十分之三,可謂全力以赴,沒有任何保留了!

一方面,甄家乃是天下第一財閥,就算裝窮也沒用,不如出手大方一些,還能換來仁義美名,以及大將軍的的好感!

另一方面,財閥要想生存下去,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,河北混亂不堪,甄家商隊也是損失慘重,為了自身的安全,也該出兵討賊!

問題也就來了,甄氏是一個商業家族,賺取錢財就天下無敵,帶兵打仗卻一竅不通,一萬精銳人馬派出去了,誰負責上陣殺敵,誰又能把他們安全帶回來呢?

千軍易得,一將難求,沒有一個好的統兵人物,出兵征戰就等於送死,這也是今天會議的目的,選出一名優秀的子弟,擔負起統兵重任!

大堂上,眾人目光閃動,都在思考統兵的人選,這是一個獲得權利的好機會,同樣的,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事情,面對數十萬黃巾軍,稍有不慎,就會屍骨無存呀!

甄安身為一家之主,輕易不能離開鄴城,再說了,他的年事已高,也受不了征戰的辛苦,自然不能統兵出征了!

接下來,就是少家主甄豫,不過嗎,這位大少爺一心求道,不理世事,也沒有統兵的才能,讓他出戰黃巾軍,只有一個結果--全軍覆沒,家族元氣大傷!

至於剩下的甄氏子弟,一個個低著腦袋,沉默不語,他們吃喝玩樂,提籠駕鳥,小日子過的舒服極了,幹嘛去跟黃巾軍拼命呢,萬一有個閃失,家裏的嬌妻美妾怎麽辦?無數家財又怎麽辦?

“形勢危急,生死關頭,甄家子弟眾多,就沒一個主動請纓,上陣殺敵的勇士嗎?”

半響無人回話,甄安不禁一臉失落,為了開拓商路,家族的精英子弟損失殆盡,剩下的全是眼高手低,毫無用處的一群廢物,讓他們繼承家業,甄家必敗無疑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