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第二副地圖(第2/2頁)

再者,各部力量加在一起,總計人口二十余萬,騎兵六七萬,並不算強大,也沒有統一的領導,人心不齊,事倍功半,西征能否成功,還很難說呀!

“遠親不如近鄰,漢家一向仁愛待人,各部如果願意西征,本都督可以提供軍械、糧草、布匹、藥材……,總之一句話,你們缺什麽,漢軍就給什麽,還可以派遣一支人馬,共同聯軍西征,不過嗎,誰要是故土難離的話,本都督也不介意幫他一把!”

要想馬兒跑的快,必然給它喂好草,為了鼓動各部西征,蕭逸也真下本錢了,不惜投入大量的物資,至於組織聯軍的事情,也不是一句空話,就連統帥人選都有了!

以馬超為統帥,梁興、侯選、程銀、李堪為部將,統領兩萬西涼降兵,配備足夠的軍械、糧草,這就是一支西征大軍呀!

馬超此人,勇武剛烈,本領非凡,就像一匹桀驁難馴的野馬,跑的挺快,就是不太聽話,總是尥蹶子,如果把他放在地方上,早晚會出事,這種人就是天生的戰士,永遠過不了太平日子!

原來的歷史中,馬超幾次反叛朝廷,惹的戰火不斷,西涼生靈塗炭,自己也是家破人亡,後來投入劉備麾下,因為性格上的原因,始終受不到重用,處於一種半冷凍狀態,最後郁郁寡歡,英年早逝!

每次想起這段歷史,蕭逸都會大叫可惜,寶刀鋒利,無處施展,卻是一種莫大的悲哀,既然自己穿越而來,又擁有足夠的力量,自然要改變馬超的命運了!

統兵西征,就是馬超最好的道路,讓他帶領各部落聯軍,去戰場上浴血廝殺,既實現了自我價值,又能為國家開疆拓土,簡直是一箭雙雕的好事,他自己也會非常樂意的,作為一名戰士,永遠不會拒絕戰爭!

當然了,野馬難馴,為了防止馬超生變,必須給他套上一根韁繩,這點蕭逸也想到了,辦法就是帶馬騰、馬鐵、馬休父子回朝,加官進爵,好好的養起來,以親人相制約,就不怕‘野馬’不聽話了!

如此一番計策,環環相扣,密不透風,不但解決了很多麻煩,還有三大好處:

首先,各部落西征,他們留下的土地歸大漢所有,西涼之地擴大數千裏,這就是開疆拓土呀!

其次,讓這些遊牧部落去西方,試試深淺,有了災難他們頂著,如果有了好處,漢家也能分一杯羹,就像刀耕火種一樣,前面的烈火燒過去了,後面的人才好耕耘土地!

最後,馬家人調離西涼,也就鏟除了原來的地方勢力,朝廷可以委派官吏,更好的治理地方,不用擔心有反叛發生了,朝廷就可以集中精力,掃清各方諸侯,一統九州!

想到這裏,蕭逸手撫寶劍,一臉笑意的看著各部酋長,兩條道路擺在眼前,是生是死,就看他們如此抉擇了!

“刷!……刷!刷!”

大帳內,各部酋長偷偷打起手勢,用他們獨特的肢體語言,商議起西征的事情,手勢很多變,也很劇烈,夾雜著一些劈砍的動作,似乎在爭吵,很快又恢復了平靜,顯然他們達成一致意見了!

“大漢天威浩蕩,各部不敢不從,既然大都督有心資助軍械、糧草,各部落願意西征,去開脫新的家園、牧場……,不過嗎,此事非同小可,我們還需要一點時間準備!”

各部酋長達成一致意見了,讓他們去西方玩命可以,第一,答應的糧草、軍械必須提供,不能忽悠人,第二,需要時間準備,他們也得說服部眾,安排遷移的路線!

“呵呵,沒問題,本都督一諾千金,答應的事情絕不更改,至於時間嗎,草黃馬肥,最宜出征,第一股秋風吹起時,就是各部落動身的時候,誰要是不願意走,本都督自有手段!”

說話間,蕭逸拔出斬蛟劍,斜指西方,渾身殺意濃烈,不走西征路,就走黃泉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