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老夫比之霍光如何?(第2/3頁)

霍光是‘戰神’-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,也是漢武帝的托孤大臣,美容顏,性機敏,有權謀,指掌大漢社稷二十年,上輔天子,下攝群臣,號稱一代權臣!

不過嗎,霍光最厲害的地方,不是做了二十年丞相,而是做了一件驚天地、泣鬼神的事情--廢黜皇帝!

後元二年,漢武帝病死,死前立劉弗陵為太子,霍光受遺詔封為大司馬,成為新君的輔命大臣,權傾朝野!

十三年後,昭帝病逝,因為沒有兒子,霍光就擁立了昌邑王-劉賀為帝,不過嗎,這個幸運兒不爭氣,因為急著爭奪權利,在位二十七天,就被廢黜了,霍光改立武帝之曾孫劉詢,這就是漢宣帝!

三朝為相,廢立皇帝,霍光靠著這份光輝事跡,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權臣,也成為無數豪傑效仿的目標,誰不想‘偷天換日’呀!

如今曹操自比霍光,四大謀士立刻明白了,丞相大人不是誇贊權勢、地位,他是想相仿這位前輩,廢黜天子呀!

“萬萬不可呀,丞相大人起兵以來,上奉天子,下討不臣,名正言順,這才成就了一番霸業,豈能自毀聲譽,受人以柄呢……況且天子年幼,縱有小錯,也是奸人蠱惑,只需忠言勸諫,不能妄言廢立呀!”

荀彧、荀攸跪倒在地,叩首不止,很快額頭上就一片殷紅了,他們是真怕了,以曹操的智謀、威望、實力,想要廢黜皇帝,只在一夜之間呀!

“丞相大人三思,如今諸侯割據,如虎在側,天下人心,並未臣服,一旦行廢黜之事,只怕四海沸騰,引來刀兵之禍呀!

再者說,當今天子是大漢正統,廢黜之後,誰可接替呢,漢室宗親人數不少,就怕爭相效仿,各建帝號呀!”

郭嘉也反對廢黜皇帝,不過嗎,他不是忠漢,而是忠曹,並對廢黜皇帝的利弊,進行了精準分析!

首先,廢黜了皇帝,各路諸侯必然以此為借口,出兵討伐,曹營集團強如虎,也架不住天下諸侯多如狼呀,這是軍事不利!

其次,漢靈帝就兩個兒子,少帝劉辨已經死了,再廢黜劉協,漢室正統也就沒了,新君只能在宗室裏挑選,那樣找出來的皇帝,難以讓天下人信服呀!

另外,諸侯們也不是傻子,漢室宗親人數不少,劉表、劉備都在其中……,你立一個,我也立一個,反正都不是皇室正統,誰也壓不服誰,如此一來,曹操再不能‘挾天子以令諸侯’,這是政治不利!

“丞相所思,下臣所慮,縱有萬千險阻,只要鈞令一下,無所不從!”

程昱的話最簡單,內容卻很豐富,他的意思就是,廢黜皇帝的事情很難、很麻煩……,不過呢,只要丞相大人一聲令下,我願意拼死去做!

說這話的人,不是忠臣,不是直臣,而是徹底的--弄臣!

四大謀士,兩個拼死反對,一個出言勸諫,一個表示難辦,曹操也不禁猶豫起來,一方面,現在廢黜皇帝,時機確實不成熟,稍有不慎,就會引來刀兵之禍!

另一方面,曹操也在憂慮呀,霍光權傾天下,霸道的一塌糊塗,剛剛病逝之後,就被漢宣帝滅了滿門,同樣的,自己死後,曹氏能夠幸免嗎,不如先下手為強呀!

“報丞相大人,曹妃回府省親,帶來了大量的賞賜,並有皇帝旨意:賞功臣,加九錫……”正猶豫間,門外傳來許褚的聲音,通報了一條重要消息!

九錫-是皇帝賜給有功之臣的禮器,分別是:車馬、衣服、樂器、朱戶、納陛、虎賁、斧鉞、弓矢、秬鬯!

加九錫,是一個臣子最大的榮耀,如今劉協拿了出來,就是示意曹操……“我年紀小,不懂事,惹您老人家不高興了,九錫奉上,希望您大人有大量,原諒朕的過錯吧!”

“呵呵,好厲害的招數,綿裏藏針,名加九錫,實則捧殺,皇宮之內有能人呀!”曹操略一思索,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厲害關系!

九錫誰都想要,曹操也不例外,不過嗎,時機不成熟,一旦硬接下來,非但沒有好處,反而會惹來天下人非議,再說了,九錫雖好,卻是虛名,曹操要的是實利!

思考一番之後,曹操收下禮物,辭掉了九錫,這就是告訴皇帝,“我原諒你了,不過嗎,老夫不要虛名,還是來點實際的吧!”

趁著這股子政治風潮,之後的幾天裏,曹操大刀闊斧,做了三件事情!

其一,為了加強治安,以防不測,招募良家子弟五千人,配以甲胄、兵刃、弓箭,組建一支‘捕盜營’,駐紮在許昌城中,統領就是-曹丕!

其二,調動‘虎豹騎’兩千人,護衛皇宮,從今以後,凡是皇親國戚、文武大臣,沒有相府的鈞令,一律不得入宮,違令者-斬!

其三,趁著文武百官惶恐不安,曹操決定,再發‘求賢令’,廣招寒門子弟入朝為官,進一步削弱士族門閥的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