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章偏向虎山行(第2/2頁)

“父親大人安好,孩兒於千裏之外頓首叩拜,大軍出征以來,將士用命,鬥志高昂,旗開得勝,連克北地、安定兩郡城池,斬首七萬之眾,敵軍聞風喪膽,逃遁遠方,西涼之地,數月之內,必然席卷可下,以建袁家萬世不拔之基業……”

攻克城池之後,袁尚立刻上表獻捷,大肆吹噓自己的戰績,至於縱兵燒殺的事情,卻只字不提,原因也很簡單,士兵們都很懂事,搶來的財物中,最大的一份肯定孝敬給三公子,錢可通神,何況是人?

殺光了,搶足了,玩美了,對於進兵的事情,袁尚卻只字不提,一則,將士們正忙於享受勝利品,短時間內不想打仗,他也不敢強迫這些驕兵悍將!

再則,金城有八萬敵軍駐守,城池堅固,易守難攻,就像一顆鐵核桃,想要咬開它,非崩掉幾顆大牙,縱然袁軍兵強馬壯,強攻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,不如按兵不動,讓別人去拼個死活,自己則坐山觀虎鬥,豈不美哉!

‘幹大事而惜身,見小利而忘命’,袁家的光榮傳統,不能丟呀!

武威郡,耶奕於也在殺人,羯兵入城之後,燒殺搶掠,無惡不作,更有甚者,一些士兵把抓來的俘虜殺死後,放到大鍋裏煮熟,吞噬人肉,形同野獸一般!

不同的是,羯兵只殺漢人,不殺胡人,耶奕於的野心很大,他想建立一個等級分明的國家,羯人為第一等級,是主人,其他胡人為第二等級,是幫手,漢人則是第三等級,是奴隸,永遠被踩到腳下!

為此,羯兵占領一地,就清理一地,殺戮漢人,推行胡化,西涼十二郡,葉落紇已經占領了七郡,現在他的第一要務是消化勝利果實,南下的事情反而不急了,讓漢軍自相殘殺,自己冷眼旁觀,才是最聰明的決定!

再者,耶奕於有一種預感,自己和蕭逸必然有一場生死決戰,為了戰勝這個強大的對手,自己必須早做準備,設計一個絕妙的陷阱,等著這頭‘貪狼’送上門來!

馬家父子對韓遂恨之入骨,早就想斬其首級泄憤了,可惜,心有余而力不足,他們手下只有兩萬多人馬,要想攻克八萬大軍駐守的堅城,難如登天一般,再者,馬家父子也是明白人,各方勢力大戰,無論誰勝誰負,都不可能把金城讓出來的,為今之計,好好經營扶風郡,守住最後一點地盤,才是聰明的選擇呀!

四方人****按兵不動,剩下的就是蕭逸統帥的漢、羌聯軍了,他又該做何抉擇呢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韓遂老賊,不虧‘九曲黃河’之稱,這一手以退為進,玩的真是漂亮呀!”接到軍報,蕭逸一陣冷笑,各方勢力都想坐山觀虎鬥,彼此牽制,誰也不敢輕舉妄動,如此一來,處在包圍圈裏的金城,反而平安無事了!

“不過嗎,世上還有一句話,‘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’,金城這枚‘鐵核桃’,別人不敢咬,本都督卻不怕,鐵嘴鋼牙,正好用它練練咬勁!”

對於西涼的局勢,蕭逸別有一番見解,天下爭霸,猶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什麽‘隔岸觀火、漁翁得利’之類的計策,那是懦夫的選擇,真的勇士,就該一往無前,神擋殺神!

當然了,銳意進取不等於莽撞行事,想要攻克重兵守護的金城,還需要用一些手段才行:“傳令全軍,拔營起寨,兵進金城,這枚鐵核桃,本都督砸定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