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戰爭成本(第2/2頁)

“末將也有一點私房錢,全拿出來,拼個一本萬利!”

“我們兄弟也有一些積蓄,後宅再搜羅一點,全壓上去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一石激起千層浪,眾人紛紛要把全部家財充當軍費,搏上一把,就連曹家兄弟也不落後,唯一例外的是郭嘉,他不是不想投錢,而是真的沒錢,這位浪蕩子從來不贊家產,俸祿也在青樓揮霍一空了,沒錢的時候就去蕭逸家裏借,而且從來不還!

在坐的都是朝廷重臣,有他們帶頭投錢,文武百官肯定會跟風,大軍出征的費用也就不用愁了,下面要考慮的就是統兵人選和大軍數量了!

人選其實更好說,除了蕭逸,誰還敢擔此重任呀,鬼面蕭郎,用兵如神,驍勇善戰,出道以來從未一敗,在曹操不能親征的情況下,由他統兵出征卻是最合適的人選了!

另外,蕭逸統兵西征,還有別的優勢,坐鎮關中的大將馬六,是他的生死兄弟,必然會全力配合,糧草、軍械、民夫籌集起來也會更加容易,如果是其他將領,恐怕就指揮不動那位‘馬王爺’了!

還有西羌大酋長-折蘭,聽說跟蕭大都督也有很深的淵源,具體來說,二人合作生了一個小娃娃,就憑這份不穿褲子的交情,大軍西征,羌人部落也會助上一臂之力!

再說了,蕭逸官拜‘征西大都督’,由他統兵西征,也算名正言順了,剩下最後一個問題,就是軍隊的數量了,兵力越多,得勝的把握越發,同樣,後勤的供應也就越吃緊呀!

“蕭郎西征,需要多少人馬,老夫既刻從各州抽調,精銳任選之!”曹操也豁出去了,取出丞相大印,讓次子曹丕執筆,準備寫調兵的鈞令!

“多謝丞相大人厚愛,兵貴精,不貴多,再說了,西涼地勢復雜多變,人馬太多了也擺不開,末將只要本部的玄甲鐵騎、陌刀兵、陷陣營、掘子軍……,再加上一部分丹陽兵,共計三萬人,再從關中抽調三萬人,合計六萬大軍西征,也就足夠了!”蕭逸統兵經驗豐富,自然知道‘多兵之旅易獲勝’的道理,打仗,有時候就是比人多呀!

可是這次例外,路途太遠,戰線太長,就算軍費充足,糧草供應上也是大問題,軍隊數量多了,肚子就更難填飽,不如只帶數萬精兵出征,還能靈活機動,殺敵軍一個措手不及呢!

“六萬就六萬,拼了,老夫立刻下令調兵,各州、郡也開始征集民夫、車輛,朝廷上下集中全力,打好西涼一仗,只要養馬之地到手,我軍就如虎添翼了,橫掃中原,不在話下!”關鍵時刻,曹操從來不缺乏決一死戰的魄力,也唯有如此,才能死中求活,殺出一份希望!

“丞相大人英明果斷,自有天助,大都督神勇蓋世,此戰必勝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