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第一功臣(第2/2頁)

當然了,給眾人升官的同時,曹操不露痕跡的也做了些手腳,把一向跟自己不和的董承、王子服等人,從掌握兵權的職位上調離,明升暗降,變成了一些空有名譽的虛職,真可謂一舉兩得呀!

按照規矩,慶功宴上,丞相曹操要手持金杯,親自斟酒,帶著幾個兒子,敬給今年功勞最大的官員,以示特殊嘉獎,至於這個人選嗎,百官目光一轉,穩穩鎖定住了蕭逸!

破蕭關,取徐州,兵圍下邳,智殺呂布,是為第一功!

食蝗蟲,焚草木,救濟災民,安撫四方,是為第二功!

千裏奔襲,抵達宛城,挽回敗局,斷後退兵,是為第三功!

北戰袁譚,南擋周瑜,威懾南北諸侯,護衛朝廷無恙,是為第四功!

有此四功,文武百官誰人能比,誰人敢比,所以說,今天宴會上的第一功臣,非蕭逸莫屬了!

果然,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,宴會進行到高潮的時候,曹操整理衣冠,手持金杯,笑容滿面的走到了……荀彧面前!

“先生坐鎮後方,安撫百姓,籌集糧草,日夜勞累,使得大軍一日無有短缺,才能克敵制勝,成就大業,第一功臣之榮耀,非文若先生莫屬,請上坐,受孟德一拜!”

曹操敬上美酒,又後退兩步,帶著幾個兒子,躬身行禮,態度誠懇無比,“文若先生就是當今之蕭何呀!”

“嘩!~~嘩嘩!”

曹操的一番舉動,把眾人驚的是外焦裏嫩,啞口無言,而後又是一陣大嘩,“沒想到,真是沒想到,奸雄心性,常人難料呀?”

百官如此驚詫,首先,第一功臣不是戰功顯赫,殺人無數的蕭逸,而是坐鎮後方,未殺一人的荀彧,真是有些不可思議,但是細細想來,曹操的評價也很有道理,沒有荀彧這些人坐鎮後方,默默無聞的操勞,那裏有大軍的赫赫戰功呢?

其次嗎,眾人吃驚的是曹操對荀彧的評價……當今之蕭何,這句話可是大有深意呀!

世人皆知,蕭何是大漢開國第一功臣,名垂青史,萬世楷模,也是臣子們效仿的對象,如今把荀彧比作蕭何,那麽誰又是當今的劉邦呢?

是小皇帝劉協?還是曹操自己?

若是前者,恐怕不太恰當,以孫比祖,本就有冒犯之意,再說了,漢高祖劉邦是開創之君,劉協奮鬥一輩子,最多是個守成之主,還不一定收的住呢?

若是後者,那就讓人深思了,曹操自比開國高祖,他要做什麽?他又能做什麽?

大堂裏頓時沉寂下來,就連第一功臣-荀彧舉著金杯,尷尬的站在那裏,飲了,是不忠,……不飲,又不敢!

“呵呵,今日慶功之宴,丞相大人不賞酒喝,本都督只好厚著臉皮自取了,諸位大人,勝飲!”關鍵時刻,必有破局之人,蕭逸嬉笑著舉起一個酒壇子,示意百官,仰頭暢飲!

“敬大都督,勞苦功高,勝飲!”不是第一功臣,起碼是第一能臣,百官心中自有評價,紛紛舉杯敬酒,趁此機會,荀彧也把手中的美酒一飲而盡,算是化解了一場尷尬局面!

輕歌曼舞,美酒佳肴,文武百官正沉醉其中時,異變突發……

“報~~西涼軍報,十萬火急,馬騰、韓遂二人發生火拼了!”一名鴻翎信使飛奔進來,猛地栽倒在曹操面前,手中的軍報也沒敢撒手,高高的舉在空中!

“西涼大亂,馬、韓二人打起來了?”聽完軍報,正在痛飲的蕭逸立刻精神起來,與身旁的郭嘉交換目光之後,暗暗點頭,“咱們一本萬利的大生意~來了!”